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词精选 , 闺怨 , 叙梦相思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濛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鉴赏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晏几道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