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鲁颂·駉》:鲁之颂——天马行空 - 草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诗经·鲁颂·駉》:鲁之颂——天马行空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诗经》所存的诗歌之中,共有三家之颂,也就是周颂、鲁颂和商颂。周颂、商颂在情理之中,两者都属于天子之国,按照《礼记》的说法,天子有不世之功后,可以作乐。鲁国有颂,拜周成王所赐。周成王当年为感念和表达对周公功绩的表彰,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并且赐予天子礼乐。从此,鲁国宗庙祭祀时才有了演颂的传统。

大体来看,颂有两大特征,一是他是对有大功德天子所取得的功绩的歌颂;二是他是天子祭祀告庙时所演之乐。由此来看,鲁颂只能算是颂中的末流,天子赐颂——勉强为颂。

《诗经·鲁颂·駉》作为鲁颂的开篇,也很有意思,一改周颂歌颂先王功德的传统,转而极尽铺排之能事,专心致志——天马行空,将全部笔墨着力在马上,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想来正是因为鲁颂的勉强为颂,转而一变才成为“颂”的变体,为编“诗三百”者所不得不存。

关于马,从有史可查的记载来看,汉武帝时期,乃至东汉末年,以至于唐朝,乃至于当时盛极一时的辽国,都有过《诗经·鲁颂·駉》中所写那样的盛大养马场景。史书记载,辽国天祚初年,马尚有数万群,每群不下千匹。几个为数不多的汉族人敢和突厥、匈奴叫板对抗的时期,无不是开发出了大片养马场的时期。据说,有一段时期能够达到所养之马毛色完全一致的并为一群,每群不下万匹的程度。

再来看这首《诗经·鲁颂·駉》,重点介绍的便是养马之所和所养之马。

“在坰之野”的“坰”,方玉润有很细致的解释,邑外被称作郊,郊外被称作牧,牧外被称作野,野外被称作林,林外便是坰。可见,诗歌中所写的养马之所,被开辟在很遥远的郊外。当时鲁国作为周王朝的封国,负有屏障鲁国东方的责任,如此大规模的养马,大概率是要用于武备的。孔子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所养之马,诗人更是不厌其烦地区分与介绍。“有驈有皇”是说马的花色中有骊马白胯的,也有黄白色的。“有骊有黄”是说有纯黑色的,也有赤黄色的。“”

“骓”是苍白杂毛的马;“駓”是黄白杂毛的马;“骍”是赤黄色的马;“骐”是青黑色的马;“驒”是青色而有鳞状斑纹的马;“骆”是白色身子黑色鬃毛的马;“駵”是赤身黑鬃的马;“雒”是黑身白鬃的马;“駰”是浅黑间杂白色的马;“騢”是赤白杂色的马;“驔”是黑身黄脊的马。“鱼”是两眼长两圈白毛的马。

如果不是出于对马的爱和细致研究,即便是一流的色彩大师,也很难如此详尽的区别出这些马的品种来。恐怕只有写出《昆虫记》的法布尔,因为对于昆虫世界有着赤诚的爱,才会像诗人一样,做出如此详尽的描述来。

清人方玉润认为,诗人之所以写马,实际上是在影射当时鲁国人才之盛。关于这一点,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楚。对于没有证据的事情,我们最好还是回到文本本身。或许,诗人只是通过对马的详尽描写,来凸显替天子养马的鲁侯的尽忠职守。进而,也算是歌颂安守本分的鲁侯所做出的贡献。

鲁之颂,天马行空,或许,也有它的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