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让曾经的荒芜之地重新焕发生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即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如今已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主力油气田基地,途经轮南油田、塔河油田、塔中油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也是众多 旅游 者前去观光的目的地之一。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气田,东至上海,全长约4000千米。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第一条公路是轮台-民丰沙漠公路(1995年贯通,566公里,2014年编入216国道),第二条公路是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2007年贯通,425公里)。目前在建的是第三条,即尉犁至且末,预计该项目将于2021年建成通车,届时,且末到库尔勒的距离将缩短280公里。

1999年9月29日,已建成四年的第一条轮台-民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获得了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的确,流动沙漠中建设公路,而且是如此长的公路,想想都很难。我们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性沙漠,怎样把"一盘散沙"筑成路基?怎样在路建成之后又不被流沙埋掉?

沙漠公路主体采用"强基薄面"结构的施工工艺,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具体来说就是把沙子先推出路基形状,再用土工布包裹固定,然后振动压实。这种经振动压实后的路基,它的抗压强度超过了普通路基,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倍半以上。

路修好后,怎样防止被流沙埋没,也就是怎样固定住公路两旁的沙子,使沙不随风移动。

塔里木沙漠公路建立起了以机械固沙为主,固、阻、输、导、压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固,用新疆丰富的芦苇杆,经过碾压,成为半刚柔材料,在需要防护地段铺成网格状或带状沙障,发挥就地固沙作用;阻,在距公路稍远处,用芦苇、尼龙网为材料,编扎栅栏,阻挡流向公路的沙源;输、导,在路线选择、路基设计中,选择沙害较轻地段通过,路基设置成弧形断面的低路堤,创造良好的输沙环境,使沙粒在风力作用下顺利越过路面,不在路面堆积;压,则是将沙子装在特制的牛皮纸袋中,压在沙脊上,(因沙丘的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沙丘脊的移动),有效地防止了沙丘的整体移动。除了机械固沙措施外,也试验了多种生物方法和化学材料,各自都展现了应用的前景。

例如,为了抵抗公路两旁的漫天黄沙,沙漠公路两旁设置绿化带,抽取地下水,每约2公里设立一个浇灌增压站,采用滴水灌溉技术维持植物的生存,长年有护林员管理。由于抽取的地下水盐度很高,一般植物很难存活,所以科研人员培育出数万株耐盐碱的植物,用林木来保卫沙漠公路。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曾经沿着山区淌下的河流走进了塔克拉玛干,建立了一处处绿洲、一个个城堡,踏出了一条条谋生之路。然而,随着水系的不断变迁,在风沙的进逼下,未能固守而退却,留下了一处处残垣断壁。更多的是在风沙扫荡下,消失得杳无踪迹。

如今,在我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我国各族人民仍然和睦相处,通过国家"稳定西部、大力发展东部"的能源战略决策,加快了塔里木盆地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步伐,不断融入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潮流中。一条条沙漠公路,好像一条条纽带,沟通了曾经的"死亡之海",架设起了各族人民沟通的桥梁,这片土地必将重新焕发起曾经的生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