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年轻人,不要让国企伤害你的青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不要让国企伤害你的青春,这句话是我在16年从某国企离职时产生的想法,这两年一直回味着这句话,一方面是思考自己的路,一方面激励自己,不要活的像在国企中一样,碌碌无为。恰好最近看到了张小平的事,很多大佬都在谈论企业识人、用人、留人的问题,而作为行业的底层从业者,我觉得也应该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

        笔者本身从事的是技术行业,虽然入行很晚,但个人综合能力尚可,所以第一次面试工作的时候,凭借着不错的临场和底线之上的技术水平,成功面试到了一家国企。

        这家国企在行业内算是垄断性质的,工作朝九晚五,基本没有竞争压力,在某些时间段,某些部门内部,甚至可以上午工作2小时,下午工作2小时,吃吃免费的下午茶,一天就过去了,并且也对工作进度不会产生什么实际影响。但闲的闲死,忙的也会忙死,也有一些部门偶尔会有比较重的工作压力,底层人员经常加班到十点多,不过在业内也算好的了,所以大家经常笑称这家国企,是在该市时薪比较高的公司,堪比某些龙头企业,虽然实际月薪低的可怜。

        我入职的部门算是清闲型的,正常工作做完了,我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自我提升,因为起点低,所以这些额外的努力很容易见效。这家国企每年离职几十人,每年入职几十人,流水一般的人力给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所以领导决定着重搭建一套培养机制,能让入职的人快速熟悉技能、业务,我作为建设者参与其中,但说实话,用这套培养机制的人可能没什么成长,但我在这个过程中却收获很多。

        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国企给了我很多空间和平台,对于一个没有对口专业学习、没有过多从业经历的人来说,这难能可贵。

        不过自学迟早有瓶颈,且第二年我就很难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提升了。

        当时,公司的大体状况就是高级同事不思进取,做事消极怠工,领导家业双全,天天准点下班,留下一堆低级员工每天埋头做事,可悲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领导不离职这些人再努力也没用。

        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对国企的工作产生了敌意,从工作内容,到工资奖金,方方面面都难以让我开心。

        某天,总部的大佬来视察,我作为员工代表一起参与了座谈,我说公司很多员工买房子难,隐晦的表达了公司月薪比同行业一般水准低很多的问题,大佬笑了笑,之乎者也之后便不了了之了。

        上头没开源,下头就难受了,所以后面人力招人的时候,渐渐的也遇到了困难。为了更好的吸引人,公司开始变着花样的做薪酬改革。

        月工资低,就减少发放月数,分摊到每个月上看;分摊了还低,就搞一些额外的激励政策,看似可以大把捞金,然而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受益,且大头也不在他们这里。

        额外的钱少,大家就盼着年终调薪时工资涨一涨,我们同批次进来的人,在实际工作1年后提出了这个意愿,某员工一句话就把他怼回来了,大意就是你们又没长进凭什么加工资?

        细一琢磨好像是这么回事儿,然而工作做的好不好,个人有无成长,公司评判的客观标准实在是少,对此大家也只能呵呵了。

        因为这件事,我也有点心灰意冷,一次和其他部门的领导聊天,我不禁的感叹了一句,哪怕是公司的资深技术人员,工资怕也不过万把块,那位领导一脸诧异的看着我说,怎么可能?

        由此,我才知道是自己坐井观天了,领导们的快乐是我想象不到的。若长留下来,怕自己也只能和其他同事一样,每天对薪酬制度锱铢必较,却完全忽视了大环境就是如此窘迫的现实。所以,最终我做了和张小平一样的选择,薪酬选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难以忍受十年后的自己,还是这个模样。

        张小平跳槽之后直接年薪百万,我曾经的哪些同事,没有这么牛气,但离职后薪酬翻个两三倍还是挺普通的。我写这篇文字不是为了论证国企是个围墙,也不是想说它有多坏,事实上开头我还说了不少国企的优点,比如养老,比如稳定,如果你已经有车有房,只想要一个安稳的生活,那么国企完全对口。

        但如果,如果,如果你还想要一些不一样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还有期待,我建议你做好规划,尽早去做,国企是你发展的桎梏。

        小A和我同年进入那家国企,相较于我,他的专业水平一开始就很厉害,我离职时也不觉得追赶上了他的脚步,但时过境迁,他还是在原地挣扎,我很认可的人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这就是现实。最近,又和他们这些老同事吃饭,才知道坚持到最后的没有几个,小A也说要离职了,只是不知道想要干啥,所以迟迟没有申请。

        我们这些人,都是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年轻人失去了目标和方向,我想这是挺可悲的一件事吧?

        我离职时想一件事,我要惜时如金的过我三十岁前的这段时间,我可以不在这个年纪拥有,但我要为以后拥有打下基础,这才是我纵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每一天都有增量,每一天都离梦想更进一步,即使实现梦想要千万步。

        我觉得张小平离职的决定很对,我告诉老同事们,想走就早点走吧,国企不是毒药,但可能是梦想的坟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