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只有1亿的日本,与美国经济竞争失败,并非广岛协议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在“广岛协议”签署之后,日元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德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同时签署“广岛协议”的法国,以及美国,也没有因为货币政策调整,遭遇到破坏性的损失。

许多人认为,日本、德国、法国和美国签“广岛协议”,是一个阴谋。实际上并非如此,日本货币升值,只是破坏了出口贸易,消灭了贸易顺差。随着日本贸易逆差的减少,国内企业做出口贸易,可以收获的利润被挤压,最终破坏了整个经济产业的良性发展模式。“广岛协议”给日本带来的,只是国际市场收缩,变得更加收支平衡,不至于成为日本经济与美国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真正影响日本过去三十年,失去经济增长,错过超越美国GDP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被“广岛协议”毁了,不如说被人口击败了。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继承了来自美国的产业转移,也迎来了市场发展机遇期。

由于美国的中低端产业对外转移,加上积极推动全球化发展,日本很快成为了加工贸易出口国。利用全球资源,在国内加工产品,然后再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当时尽管日本产品质量差,容易损坏,但是依靠出口贸易,迅速崛起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引起了美国关注,开始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由于日本对美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这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无法容忍的事情。美国开始利用技术、关税等优势,打击日本的贸易产业。然而,与此同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却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去化解与美国的贸易收支平衡问题。

上世纪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时,总人口只有1亿左右,而美国人口远高于日本。如此一来,日本国内GDP最好,也只能占美国40%,即便如此也有赖于出口贸易做出的贡献。一旦失去了美国市场,以及国际客户,日本消费市场是无法支撑当时的GDP经济规模的。

“广岛协议”之后,日本货币升值没有多久,进入了贬值通道,但并没有改变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在对外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企业有意绕开日本,扶持台湾、韩国等公司。日本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增加,而自身人口基数小,加上没有良好的新生人口增长能力,导致市场与产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印度拥有日本的产业,人均gdp超过5万,或者只有3万美元,其结果将会怎样。这至少是一个gdp总量高达36万亿美元的超级消费市场,拥有超过欧美国家的消费能力。即便印度失去美国市场,停止贸易往来,保持gdp增长停滞状态,美国也很难在GDP总量上将其超越,而日本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