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真有象《大白鲨》那样的吃人鲨鱼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9-23
学名 Carcharodon carcharias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中文名 食人鲛
科中文名 鲭鲛科
科号科名 027 Lamnidae
模式种产地 Europe 大陆名 噬人鲨
栖息环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俗名 大白鲨
栖息深度 0 - 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720 cm 经济性 是
台湾分布 东部、南部、东北部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hark, White pointer, White death, White shark, Man-eater shark, Great white shark, Man eater, Maneater, Man-eater, Mango-taniwha, Mango-ururoa

型态特征
体呈纺锤型,躯干较粗壮。头一般长。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尾柄具侧突。吻较短而尖突。眼中大,圆形,无瞬膜。前鼻瓣细小突出;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宽,弧形,下颌极短,口闭时露齿;颌齿大型,边缘具锯齿,前面齿窄长而如钻子状,侧面齿侧扁如刀状,往后则渐低小,齿无小齿尖。喷水孔微小,有时消失。背鳍2个,第一背鳍稍大,起点与胸鳍后端相对或稍中,后缘凹入,上角略尖圆,下角微尖突;第二背鳍很小,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后缘微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微尖突;胸鳍宽大型,镰刀状,后缘微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尾鳍宽短,尾椎轴稍上扬,上尾叉较长大,由上叶、尾椎轴及下叶中后部组成;下尾叉较短小,由尾鳍下叶前部的突出部分组成。体背侧青灰色,或暗褐色,或近黑色;腹侧淡色至白色。胸鳍腋上具一黑色斑块;腹鳍白色,前部具一青灰色斑块;背鳍、胸鳍和尾鳍后部暗色。

栖所生态
近海上层大型鲨鱼,性凶猛,善游泳,速度快,有时会跃出水面,是掠食动物中体型最大者,也是对人类三大危险鲨鱼之一,袭人事件一般大多发生在浅沙滩。主要栖息于沿岸及近海大陆棚及岛棚水域,但也常游动于远离陆地及岛屿之大洋中。栖息深度由表层至深达1280公尺左右。独游或成对巡游,或可发现有10尾或更多一起进行觅食迁移,但不聚集成一大群。掠食各种鱼类、鲨鱼、魟、头足类、蟹类、海鸟、海龟、海豹、海豚、鲸鱼、动物腐尸等,有袭击船只及攻击人类的纪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之沿岸海域。本省南部、东部及东北部海域均有分布。

渔业利用
主要以围网、定置网、底拖网、流刺网、镖旗鱼法及游钓等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鱼肉红烧或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鱼肝油;剩余物制成鱼粉;上下颌及牙齿做装饰品。

吃人鲨鱼??大白鲨本身就是啦!不过,它们并不像电影里那样凶残。
第2个回答  2006-09-23
有的虎鲨,不过好像一般都没这么大的
第3个回答  2006-09-23
有的。在自然界中,鲨鱼是唯一一种直接把人类放在菜单上的动物,其他的动物都是在人类干扰到它的情况下才袭击人类的。至于是否像电影里的那样厉害,这就说不准了,毕竟这广袤的海洋人类还没有弄清楚。
第4个回答  2006-09-23
  有人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一次调查,看看哪些字最能激起人们的强烈震撼。结果“谋杀”“死亡”“热恋”和“投毒”等词都被提出来了。可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名列榜首的却是一个海洋动物的名字--鲨鱼。不久,影片《大白鲨》上映,里面的恐怖镜头使得许多人当年夏天都没敢下海游泳,只是待在岸上晒太阳。
  其实,害怕鲨鱼袭击的恐惧心理与这种危险性本身是相差很远的。据统计,平均每500万个游泳者当中,只有一人有可能受到鲨鱼的伤害。然而,至今有关鲨鱼吃人的恐怖传说仍然广泛地流传着。
  为了弄清鲨鱼袭击人类的真相,美国科学家大卫?鲍德里奇查阅了《美国海军鲨鱼袭击人类卷宗》,集中研究了1165次鲨鱼伤人的记录,针对人们的恐鲨心理,得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结论。首先,“鲨鱼袭击人类每年约有100次,而且大部分后果都很严重”。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记录,从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间,遭到鲨鱼袭击者只有32人。近年来,全世界有记载的鲨鱼伤人事件平均每年只有28次,死亡率也在逐步下降,从1940年的46%降至目前的10%~20%。其次,“鲨鱼是由于饥饿才伤害人类的”。对此,鲍德里奇认为,仅有少量鲨鱼伤人是由于饥饿所致,而大多数鲨鱼在袭击人时,仅仅是咬上一口就离去了。这种行为如何解释呢?他认为,假如是在混浊的海水里,这可能只是出于误会。另一种更为可信的解释是,鲨鱼把它的受害者视为一种威胁。也许是游泳者无意中打搅了鲨鱼的求爱追逐,侵犯了它的地盘,或是切断了它的逃跑路线,因此这个人就理所当然地遭到了鲨鱼的攻击。
  应该承认,大白鲨在所有鲨类中的确是最令人恐怖、最充满血腥味的,它比其他鲨鱼更喜食哺乳动物,如鲸类和海豹、海象、海狮等,这一点对人类的暗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穿上一套黑色游泳衣到大白鲨出没的水域去游泳,那简直是愚蠢至极。因为你看上去像一只海豹,而且在鲨鱼的“餐厅”里游泳,这岂不是给鲨鱼的晚餐增添美食吗?
  那么,鲨鱼果真喜欢吃人吗?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生物学家伦纳德?康帕格诺说:“大部分鲨鱼是小型的,于人无害。”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条巨鲨,当时不知属于哪个种类,取名为“魔鬼鲨鱼”,这巨鲨的嘴巴足以一口吞下一个人,幸运的是它只吃浮游生物。虽然确有少数大鲨鱼袭击人类,但并不是以人作为主要猎食对象的。它们之所以会袭击人,很可能是将潜水员或在浅海中游泳的人,误作海豹、海象等猎物。一般说来,在食人鲨鱼名单中排名第一的大白鲨,对人其实并不太感兴趣。大白鲨的胃口在250种鲨鱼当中是出了名的,它极具攻击性,被它吞入的东西几乎都能吃掉,包括人体在内。然而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大白鲨第一口咬人之后,又突然会放开。这是什么原因呢?
  美国研究鲨鱼食物的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鲨鱼并不喜欢吃人肉,而是偏爱吃肥肉。原因可能是人肉太咸,而且不够肥。正因为如此,大白鲨决不会放过捕食海豚、海狮甚至鲸的一切机会。瘦弱的猎物,比如海鸟或海獭,它一般都“看不上眼”。正由于有贪吃油腻食物的习性,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某些时候大白鲨将人咬了一口后弃之而去的现象了。油腻食物由于含热值高,对大白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能量上,肥肉的意义要大于肌肉。在鲨鱼大啖死鲸的录像带上,可以明显看出它们只吃鲸的肥肉。人们在加拿大海岸边也曾发现500只死海豹,海豹只剩尸骨,身上的那层肥肉没了。1935年,一条大虎鲨被人活捉后,就在澳洲一间水族馆里供游客观赏。突然从虎鲨口中吐出一条人臂,顿时把游客吓坏了!但经法医鉴定,手臂不是鲨鱼从人体上咬下来的。警方联想到两个星期前发生的一起失踪案,迅速侦破了这宗奇案。原来是一个业余拳击师参加了一个阴谋集团,事败后被同伙所杀,肢解后抛入海里灭迹,被虎鲨吞入肚中。虎鲨刚吞下人臂便被俘获,正因为它对人肉不感兴趣,便把它吐了出来。这件事很能说明鲨鱼的确是不吃人的。
  海洋学家最后的结论是:事实上普通人遇到鲨鱼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遭到它的袭击也不多。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5人死于蜂蜇,有150人~200人死于雷击,每天都有140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相比之下,每年全世界的鲨鱼伤人事件可能不会超过30起。由此可以看出,鲨鱼对人类的威胁是比较小的,极端的恐鲨心理完全没有必要。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人类过度捕捞,迫使鲨鱼不得不进入内海海域来寻找食物,这会导致鲨鱼攻击人类。但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科学家认为,许多鲨鱼攻击人类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人类侵入了鲨鱼的领地,不论是在近海还是在海洋深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亚利桑那”号军舰曾在太平洋鲨鱼集中区域遭到鲨鱼围攻,结果当救援人员赶到时,舰上大部分船员已葬身鱼腹。
  海洋学家认为,鲨鱼一般不会把人类当作猎食对象,群起攻击更是少见。如果发生鲨鱼吃人的惨案,大多数情况下负责任的其实应该是人类自己。这就好比人类闯进印度的原始森林,被那里的老虎吃掉,同样不能怪印度老虎太凶残一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