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具体事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越快越好!!!
最好是对鸟儿的哦!!!!!!!!

1.星鼻鼹鼠濒危:

星鼻鼹鼠以蠕虫、蚯蚓为食,而蠕虫、蚯蚓对土地的肥力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人类不注意将垃圾分类,将电子垃圾随便乱扔,导致该地块剧毒性物质逐渐扩散,蚯蚓、蠕虫等无法生存而星鼻鼹鼠,由于缺少食物,近年来数量急剧减少。

2.白鳍豚生存受到威胁:

长江中下游的垃圾随意堆放于河岸,船舶的垃圾随意排入河里,近些年建筑垃圾、化工垃圾随废液倾倒、使得长江水质污染严重,威胁到了白鳍豚的生存。

3.中国黄喉龟销声匿迹:

垃圾的不妥善处理,使得中国黄喉龟在外出觅食的时候误食塑料制品,因为无法消化为最终死亡。环境的污染使原本在中国南方常见的动物已经销声匿迹。

4.东方丑鹳死亡:

东方丑鹳以动物腐尸、垃圾为食物,大量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的广泛使用,而后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导致了东方丑鹳的中毒。

5.玳瑁海龟数量锐减。

由于人类排放的垃圾,以及臭氧空洞等问题,珊瑚礁减少,而珊瑚礁正是这些生物的栖息地,栖息地的丧失使它们数量锐减。


扩展资料;

1.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改变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变成了对立的关系,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资源被过度开发。

2.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的300年里,可以说是世界从近代逐步走向现代的时期。在这300年里,人类的文明飞速地发展,时代在进步,地球正在一点点地为我们所改变。同时,在这300年里,地球上也有300多种美丽的动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灭绝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具体事例:

1、人类在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环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2、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礁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

3、孟加拉的94%、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

扩展资料: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

环境污染导致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

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

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

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物环境丧失不相上下。以上原因使许多动物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保护动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1,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基因或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的显著不同的种群(如水稻的不同品种)和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目前,国际上讨论最多的是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l 400万种物种,其中已有170万种经过科学描述。对研究较多的生物类群来说,从极地到赤道,物种的丰富程度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雨林几乎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种。
从当前来看,人类从野生的和驯化的生物物种中,得到了几乎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与产品。就食物而言,据统计,地球上有7万~8万种植物可以食用,其中可供大规模栽培的约有150多种,迄今被人类广泛利用的只有20多种,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9O%。已驯化的动植物物种基本上构成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基础。主要以野生物种为基础的渔业,1989年向全世界提供了1亿吨食物。实际上,野生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人们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单个作物和牲畜种内发现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在作物、牲畜与其害虫和疾病之间持续进行的斗争中,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维持物种活力的基础。目前,生物育种学家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但还需要不断在野生物种中寻找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种,提高和恢复其活力。杂交育种者和农场主都在依靠作物和牲畜的多样性,增加产量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1930年到1980年,美国近1/2的农业收入应归功于植物杂交育种。遗传工程学将进一步增加遗传多样性,创造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机会。
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其中包括许多人们尚未调查和命名的物种。热带雨林占地球物种的5O%以上。据科学家预测,按照每年砍伐森林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3O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雨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手里,5%—10%的热带雨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大面积森林被采伐、火烧和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的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毁灭性影响;

·大面积的湿地消失,使许多种类的生物失去栖息地;

·对动物捕猎和植物的采集等过度活动,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并造成环境污染;

· 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无节制的旅游,使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既危害了森林,又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难以适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2,环境污染影响动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会造成动物的灭绝,会使动物的生存环境减少,使得该种动物种大规模迁徙.环境的某些污染(如核污染)会使动物基因突变,使物种的变异速度加快.
(2)对动物性别的影响,就是前面那个人给你回答的一样,不过我还是给你整理一下: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3,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生长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讲述环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学药品、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四个方面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酸雨 使土壤和河流酸化,并且经过河流汇入湖泊,导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后不仅使生长在湖中和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着湖内鱼、虾和贝类的生存,从而破坏湖泊中的食物链,最终可以使湖泊变成“死湖”。酸雨还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现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将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后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 1982 年的三个月内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 pH 为 3.6 ~ 4.6 ,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早在 19 世纪中叶,人们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藓植物不能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存活,烟囱附近的植物叶片往往出现病斑。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现象都与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有关,并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来监测某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较高时,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叶片就会很快褪绿,或者叶脉间出现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逐渐坏死。这些植物对大气污染反应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的状况,叫做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②.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 。

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例如,几十年前 DDT 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 DDT 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 DDT ,而浮游动物体内 DDT 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小鱼吃浮游动物,大鱼又吃小鱼,致使 DDT 在这些大鱼体内的含量竟高达湖水的八百多万倍 ( 如图 ) 。

③. 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属如 Mn 、 Cu 、 Zn 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 Hg 、 Pb 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 Hg 、 Pb 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Hg 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看出, Hg 对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的 Hg 在水体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类植物改变了颜色,海鱼也大量死亡。科学家们还发现,质量浓度仅为 4mg/L 的 PbCl 2 溶液,就能明显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可见, Hg 、 Pb 等重金属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④.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 富营养化 是指因水体中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中含有适量的 N 、 P 等矿质元素,这是藻类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进入水体,就会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明显减少。接着,生物遗体又会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 ( 如图 ) ,发生在海水中叫做“ 赤潮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池塘和湖泊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地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
4,对人的影响(我补充的,人也是动物嘛)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22
1,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基因或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的显著不同的种群(如水稻的不同品种)和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目前,国际上讨论最多的是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l 400万种物种,其中已有170万种经过科学描述。对研究较多的生物类群来说,从极地到赤道,物种的丰富程度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雨林几乎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种。
从当前来看,人类从野生的和驯化的生物物种中,得到了几乎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与产品。就食物而言,据统计,地球上有7万~8万种植物可以食用,其中可供大规模栽培的约有150多种,迄今被人类广泛利用的只有20多种,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9O%。已驯化的动植物物种基本上构成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基础。主要以野生物种为基础的渔业,1989年向全世界提供了1亿吨食物。实际上,野生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人们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单个作物和牲畜种内发现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在作物、牲畜与其害虫和疾病之间持续进行的斗争中,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维持物种活力的基础。目前,生物育种学家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但还需要不断在野生物种中寻找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种,提高和恢复其活力。杂交育种者和农场主都在依靠作物和牲畜的多样性,增加产量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1930年到1980年,美国近1/2的农业收入应归功于植物杂交育种。遗传工程学将进一步增加遗传多样性,创造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机会。
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其中包括许多人们尚未调查和命名的物种。热带雨林占地球物种的5O%以上。据科学家预测,按照每年砍伐森林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3O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雨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手里,5%—10%的热带雨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大面积森林被采伐、火烧和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的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毁灭性影响;

·大面积的湿地消失,使许多种类的生物失去栖息地;

·对动物捕猎和植物的采集等过度活动,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并造成环境污染;

· 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无节制的旅游,使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既危害了森林,又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难以适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2,环境污染影响动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会造成动物的灭绝,会使动物的生存环境减少,使得该种动物种大规模迁徙.环境的某些污染(如核污染)会使动物基因突变,使物种的变异速度加快.
(2)对动物性别的影响,就是前面那个人给你回答的一样,不过我还是给你整理一下: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3,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生长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讲述环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学药品、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四个方面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酸雨 使土壤和河流酸化,并且经过河流汇入湖泊,导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后不仅使生长在湖中和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着湖内鱼、虾和贝类的生存,从而破坏湖泊中的食物链,最终可以使湖泊变成“死湖”。酸雨还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现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将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后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 1982 年的三个月内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 pH 为 3.6 ~ 4.6 ,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早在 19 世纪中叶,人们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藓植物不能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存活,烟囱附近的植物叶片往往出现病斑。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现象都与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有关,并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来监测某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较高时,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叶片就会很快褪绿,或者叶脉间出现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逐渐坏死。这些植物对大气污染反应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的状况,叫做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②.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 。

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例如,几十年前 DDT 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 DDT 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 DDT ,而浮游动物体内 DDT 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小鱼吃浮游动物,大鱼又吃小鱼,致使 DDT 在这些大鱼体内的含量竟高达湖水的八百多万倍 ( 如图 ) 。

③. 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属如 Mn 、 Cu 、 Zn 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 Hg 、 Pb 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 Hg 、 Pb 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Hg 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看出, Hg 对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的 Hg 在水体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类植物改变了颜色,海鱼也大量死亡。科学家们还发现,质量浓度仅为 4mg/L 的 PbCl 2 溶液,就能明显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可见, Hg 、 Pb 等重金属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④.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 富营养化 是指因水体中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中含有适量的 N 、 P 等矿质元素,这是藻类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进入水体,就会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明显减少。接着,生物遗体又会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 ( 如图 ) ,发生在海水中叫做“ 赤潮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池塘和湖泊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地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
4,对人的影响(我补充的,人也是动物嘛)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
第4个回答  2009-12-15
澳洲无尾熊数量锐减 30年内恐面临绝种

研究人员今天表示,受到环境开发、森林大火及全球暖化的影响,澳洲无尾熊数量锐减,数十年内可能就会消失无踪。
澳洲研究员表示,如不加以保护,无尾熊可能在三十年内绝迹。

澳洲无尾熊基金会说,受到气候变迁、丛林大火肆虐及山林滥砍滥伐与疾病的影响,无尾熊的数量正在锐减。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过去六年,无尾熊的数量至少已经减少一半。几年前,无尾熊的数量超过十万,但最近发现,无尾熊只剩下四万三千多只。

基金会大声疾呼有关单位采取紧急因应措施,加以保护这种澳洲特有的物种,否则三十年后,无尾熊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参考资料:Yahoo新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