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闭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妈妈常常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掌握了一个家的家庭气氛。

没一个快乐的妈妈,就很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

作为一个妈妈,一个女人,工作的压力,带孩子的艰辛,婆家的相处,婚姻的微妙会让你精疲力尽的,有时甚至会让你失去理智,失去美丽,失去耐心,失去爱心,不得不时刻抱怨与唠叨。

作为深爱孩子的妈妈,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者妈妈,我们就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谨记这两个字“闭嘴”。

妈妈的唠叨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唠叨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学业

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或学习问题,若指正面的讲一遍孩子会产生内疚感,而多次指责、批评则会使孩子不耐烦,最后是反感、讨厌、逆反,产生非暴力和暴力倾向。从而影响学业。

2、 唠叨易引起亲子关系疏离

唠叨是不了解或不理解孩子造成的,在双方的冷战中双方都是输家。最终结果是亲子关系疏远或破裂甚至产生悲剧。

3、唠叨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当孩子反复出现错误或忘记做某件事情时,妈妈就会唠叨过没完没了,甚至发火。本来孩子想改过,但由于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仅不改,反而感觉父母很讨厌甚至憎恨。

4、 唠叨影响亲子沟通

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亲子无法沟通,孩子不愿意回家,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为什么你总是唠叨呢?

唠叨的类型:

1、一种是出于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

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

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

唠叨的结果是: 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2、一种是出于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象皮球一样,踢一下才有动一下。

这样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

孩子心里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3、一种是出于习惯的批评式唠叨。

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也有的和母亲本人的性格有关,她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母亲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

有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

这类母亲把唠叨紧紧挂在嘴边,怕孩子不上进,怕还会再犯错,但效果是,与孩子疏远了心理上的距离,因为没有孩子喜欢听你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4、一种是出于发泄的不满式唠叨。

母亲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母亲的情绪,而母亲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

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

这类母亲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成了他的出气筒,根本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心理学超限效应”提醒家长们,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会造成厌烦心理的出现,会导致孩子们根本听不进那些所谓的“正确的话”。

在对孩子的错误或不良行为进行批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尽量做到“同一个错误,只批评或提醒一次”,如果实在需要再次批评,也一定要注意改变一下自己的表达方法,换个角度让孩子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

这样智慧、宽容的家长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希望的。

成功妈妈,谨记两个字“闭嘴”。当然,这条规则也对爸爸适用。

--END--

后记:阅读也是一种缘,既然相见,点个喜欢,加个关注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