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难封的背后隐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6

自古以来,人们都流传着“李广难封”这样的话,这句话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这句话的流传也证明了人们对李广不能封侯而感到惋惜。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得到群众认可的李广,为何终其一生都未能封侯?让小墨来为大家解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李广!

从别人的眼中看李广!

汉文帝眼中的李广:

李广从军之时是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后的他作为皇帝的侍从。

在一次与野兽的格斗中,李广表现的非常勇猛,汉文帝当时就对他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惜乎,子不逢时。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是:太可惜了,你生的不是时候。如果你生在高皇帝时期,以你的才干封个万户侯那岂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

这是汉文帝对李广的评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李广很有才干但却生不逢时。

公孙昆邪眼中的李广:

当时汉景帝手下的典属国(管理附属国与中央的官职)叫公孙昆邪,他对汉景帝说道: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意思是:李广的才气,天下绝无二人。

从汉文帝与公孙昆邪的眼中,我们可以得知李广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

李广一生中两次封侯的机遇:

一、

汉景帝时期,李广参加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的李广是太尉周亚夫手下的一个将军,也正是在这次作战中,李广夺得了敌军的军旗。在古代,夺得敌军军旗可以算的上是大功了,是完全可以立功受赏的。

正是这一次,李广却接受了汉景帝弟弟的封赏,然而汉景帝与他弟弟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李广这次刚好是犯了大忌。他作为汉帝国中央的一个将领,却接受了地方王侯的封赏,也正是李广的这一做法惹得汉景帝非常不满,因而汉景帝就没有赏他。

李广的第一次封侯机会也就因此作废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李广的责任。李广的责任就是:他不知道汉景帝和他弟弟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接受了梁王的封赏,因而导致他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二、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李广是卫青的前将军(先锋官)。

卫青在与匈奴决战的前夕,汉军抓到了一个匈奴俘虏并从其口中得知了单于的具体位置。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情报,在当时的茫茫大漠中,若是能找到单于的位置,这个仗基本上可以说是已经打赢了。

但在卫青得知匈奴的具体位置之后,突然下了一道军令,那就是把担任先锋官的李广调走到右路军中,与右将军赵食其汇合。

然而这个右路距离匈奴单于很远,路上也没有水草,这是卫青下的死命令,李广也不得不从。作为先锋官的李广,其实是很有可能在这次作战中立功的,然而这一次他又错过了。

在这次机遇的错失中,卫青调走李广实则不是卫青的主张,而是汉武帝刘彻的主意。其实在这场战役之前,汉武帝原本就没打算让李广参加,而李广是主动请缨要求参战。因而在汉武帝易将的背后有以下三个原因:

1.李广年龄已经60多岁了,刘彻认为他不适合再参战。

2.汉武帝认为李广“数奇”,俗话说也就是命不好,因而刘彻不想让他去。

3.李广是主动请缨,这次他又犯了一个大忌。因为在当时封建专制体制下,所有事情的决定都由上面决定的,上面可以给,但是下面不能要,这次李广又犯了忌讳。

因而李广这次便又失去了他封侯的机会。

小墨有言:

从上面李广两次封侯机会的错失,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原因:

    一是来自汉景帝与汉武帝对李广的压抑与排斥,这可以说是导致李广终身未能封侯的重要原因。二是李广自身所犯下的错误,而导致了他错失了封侯的良机。

在他第二次封侯的机会中,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干预,从而导致了他错失了这次机会。

因而,有人便说李广难封是因为他的时运不济。这其中固然有着他时运不济的原因,但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

李广的自身原因:
    首先是李广自身的恃才而骄。

李广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也正是他的才能使他在作战中表现得有一些骄傲。

这体现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

“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其次是李广过于冒险。

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汉武帝曾派出自己一个宠幸的宦官来李广这做监军。这个宦官曾带领几十骑兵外出,外出时他们遇到了三个匈奴的射雕手,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几十骑兵全部被这三个射雕手射杀了,宦官也便受伤而逃。回来后的宦官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广,李广便带领100骑兵追赶,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然而此时前面却突然冒出了1000匈奴骑兵,李广只有100骑从,硬拼是肯定拼不过的。

因而李广便令所有人下马并卸下马鞍,静待匈奴人到来,也正是这样使得匈奴误以为这是李广投放的诱饵,在周围有着大量的伏兵。因而两军对峙谁也不敢上前,最终等到晚上风声呼啸,匈奴害怕汉军埋伏便撤离了。

这其中也不得不令人佩服李广的智勇多谋,但反过来讲对于敌军的三个射雕手,李广实则没必要亲自去追,而且李广也未曾告诉属下他要去追击敌军,他的大部队并不知道自己的统帅去了哪里,那么在李广出现意外之时,他们连接应都无法接应。这是李广把匈奴给唬住了才得以脱身,万一他唬不住匈奴,被匈奴人识破了这个计谋,那等待他的便是全军覆灭,被俘匈奴的悲惨结局。因而过于冒险,是李广的一个致命伤。

    再次是李广适应能力有限。

李广的名声是在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打响的,而他打响自己名声是源自防御战。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是处于对匈奴的防御时期,因而李广也更擅长打阵地战与防御战。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发动了对匈奴的全面进攻,战争形式也由之前的被动防御变成了如今的主动进攻,由阵地战变为运动战。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然而李广对于这一转变还不太适应。从年龄上来说,此时李广已经是五六十的人了,他与年轻的卫青、霍去病想必,少了一种敢打敢拼的尽头。因而在汉武帝时期的运动战中,李广表现的并不出色。

比如龙城之战中,李广率领一万人马出征却惨败被俘;再一个是元朔六年,他跟着卫青出征,然而他又没能立功等等。

收笔:

综上所述,在李广一生之中难以封侯,有着三个重大原因。

一是李广的时运不济,源于汉景帝与汉武帝的打压。

二是李广在自己封侯的机遇中犯下错误,错失了良机。

三是李广自身的种种原因,比如他的恃才而骄、过于冒险与适应能力有限等等。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因素,从而导致了一生参战70多场,有着“神射手”之殊荣的李广,终生未能封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