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压力加工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冷却,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金属压力加工是指利用外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压力加工的种类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板料冲压
所以二者是不同的过程 金属热处理偏重于改变材料的性能 压力加工主要是改变材料的形状。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1530.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1.金属热处理原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但在古代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它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2.金属压力加工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金属压力加工,又称金属塑性加工。
2.1加工方法的类型:
1、锻造: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方式,用于制造各种零件或型材毛坯。(1)自由锻造(简称自由锻)-使已加热的金属坯料在上下砧之间承受冲击力(自由锻锤)或压力(压力机)而变形的过程,用于制造各种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毛坯。 (2)模型锻造(简称模锻)-使已加热的金属坯料在已经预先制好型腔的锻模间承受冲击力(自由锻锤)或压力(压力机)而变形,成为与型腔形状一致的零件毛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
  2、轧制:使金属坯料通过一对回转轧辊之间的空隙而受到压延的过程,包括冷轧(金属坯料不加热)和热轧(金属坯料加热),用于制造如板材、棒材、型材、管材等。
  3、挤压:把放置在模具容腔内的金属坯料从模孔中挤出来成形为零件的过程,包括冷挤压和热挤压,多用于壁厚较薄的零件以及制造无缝管材等。
  4、冲压:使金属板坯在冲模内受到冲击力或压力而成形的过程,也分冷冲压与热冲压。
  5、拉拔:将金属坯料拉过模孔以缩小其横截面的过程,用于制造如丝材、小直径薄壁管材等,也分为冷拉拔和热拉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