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开设院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学校本部迁至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截止到2014年,学校共有62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MBA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电力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16个):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动力机械及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清洁能源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
河北省重点学科(7个):信号与信息处理、机械设计及理论、理论物理、应用数学、诉讼法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环境工程 上海电力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上海电力学院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1985年1月,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李鹏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两大主要校区,其中,总校杨浦区平凉路校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江之滨,毗邻杨浦大桥,已被纳入杨浦知识创新区体系,学校在浦东新区学海路也设有校区。学海路校区专为非电气和能源专业的学生设立,不过大一大二两个学段皆在学海路校区,大三电气工程以及大四能源专业的学生搬往市中心的杨浦校区。
在建的临港校区将于2016年9月启用。
当临港校区启用后,市中心的杨浦总校区作为研究生校区,而学海路校区则不复存在,所有本科生将在临港校区完成整个四年本科教育。 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实验中心1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电站自动化技术。
上海市级研究中心2个: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实验中心11个: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物理实验、电力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训练、电力经济与管理、热力设备腐蚀,防护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峡大学;
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广西大学、福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1所。 注: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3清华大学9110487华中科技大学9010698西安交通大学10335浙江大学8710611重庆大学8510079华北电力大学80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10056天津大学7810613西南交通大学10248上海交通大学7690038海军工程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410142沈阳工业大学7310286东南大学10359合肥工业大学10422山东大学10486武汉大学10532湖南大学10561华南理工大学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7210290中国矿业大学10004北京交通大学7110188东北电力大学6910294河海大学10386福州大学10699西北工业大学10112太原理工大学6810610四川大学10254上海海事大学6710256上海电力学院10280上海大学10009北方工业大学6410252上海理工大学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500湖北工业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10755新疆大学11075三峡大学11535湖南工业大学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3按照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依次介绍各高校专职两院院士、IEEE Fellow、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级学科或若干二级学科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各高校综合实力介绍
清华大学(专职院士2人:卢强、 韩英铎 ,IEEE Fellow 3人:卢强、何金良、张伯明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专职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 程时杰 ,IEEE Fellow 1人:程时杰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专职院士2人:王锡凡、邱爱慈,IEEE Fellow 2人:王锡凡、邱毓昌,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专职院士3人:韩祯祥,汪槱生 ,宋永华 ,IEEE Fellow 3人:宋永华、何湘宁、徐德鸿 ,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专职院士1人:李文沅,IEEE Fellow 1人:李文沅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专职院士1人:杨奇逊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职院士2人:陈清泉、梁维燕,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该校在此领域享有国际盛誉。)
天津大学(专职院士1人:余贻鑫,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钱清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上海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饶芳权)
海军工程大学(专职院士1人:马伟明,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沈阳工业大学(专职院士1人:唐任远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东南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IEEE Fellow 1人:程明)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院士1人:罗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工新理论与新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李立浧 )
哈尔滨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雷清泉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东北电力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