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自信力与他信力是初中还是高中语文书上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读鲁迅文章也谈自信力、他信力与自欺力

近日看到一些有关自信力、他信力与自欺力的文章,觉得有趣,但也有惑。特别是对“他信力”的解释,有点云里雾里。到底是“正确地信任别人的一种能力”,还是“错误地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别人的一种能力”;是“相信他人的能力”还是“被他人相信的能力”,莫衷一是。于是把鲁迅的原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找出来仔细阅读,弄清来龙去脉,避免以讹传讹,借此也说说我的理解。

自信力:
“自信力”是对自己充满信心,正视并相信自己的品质能力,遇事不乱,处事不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内在心境和坚定自若的前进动力。自信力犹如一粒充满活力的生命的种子,深藏并培育在人的心里,随时都可能发芽并开出绚烂夺目的花朵。它是一个人的信仰和能力的结晶,是心中的灯火,时刻照亮着人生的坐标,辉煌着生命的过程。
自信与力量是成正比的。人生需要不断进取的内生力量,也只有具备足够进取力量的人生,才是激昂向上、丰富多彩的人生。自信就是这种力量的沃土。内心强大的自信蕴育着厚重持续的力量。只有具有充分自信力的人才能够有源源不断的推动自己向前的力量。做事懦弱谨慎的人与勇敢自信的人做同一件事所冒风险是一样的,但结果却不同。缺乏自信,内心软弱,遇事畏缩不前,毫无进取博弈之心的人一生将一事无成,空留终身遗憾。
充满自信力的人一般会伴随着一些可贵的情感和品质而成长发展。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志向高远,生活洋溢着活力和智慧,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由于对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目标的渴望,具有自信力的人常常会对对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他信力:
“他信力”在鲁迅文章里其实指的是“不相信自己,而只相信别人”的现象。鲁迅在批评抗日战争中一些人,主要指国民党官僚时说:“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博主注),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再后来就是“求神拜佛”,“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仔细推敲鲁迅的原话,“他信力”并没有“‘正确地’信任别人的一种能力”的意思,在这里,“他信力”实际上是个贬义词。
当然,时代不同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事物要发展。理论可以与时俱进,文字也可以延展内涵。现在我们喜欢讲情商,情商高的人事业自然有成。所以,大家把“他信力”作为褒义词来解释,也就是“正确地信任别人的能力”以及“使他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想了想,感觉也未尝不可,只是要解释清楚。
沿着这个思路去走,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在事业上成功,必须具有他信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那些值得你信任的人做良师益友就是选择命运。那些不具备他信力的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总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不相信别人,也不需要其他人的信任和帮助,这是一种很错误的态度,其结果往往是孤家寡人,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越是高度发展的社会就越需要合作,而合作最需要的就是他信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团队共事中,要有健康的心态,襟胸开阔,宽以待人,以坦诚之心信任那些值得信任的人,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智慧审慎愉快地合作交友。心胸狭窄、狂妄自大、猜测戒备、恶意竞争,往往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
除了善意智慧地信任别人,还要有能力让别人信任自己。诚信极其重要。一个人如果在人们心目中根本没有任何信用可言,那么,他再有能力,也不可能有安身立命之地,甚至很可能被朋友、被社会所抛弃。信任是合作的前提。被信任、受人尊重,会使人内心充实,欣慰自豪,激发自信力,并焕发出新的能量。

自欺力:
“自欺力”是一种麻痹自己、自欺欺人的对待自己的一种能力。阿Q精神就类似于自欺力。自欺力容易使自己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用谎言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他们主观上就害怕现实,害怕真相,因此有意无意地在自我意识里编造海市蜃楼、镜花水月、神仙皇帝一类的故事,故此一叶障目,丢掉奋斗目标,不思进取;或者自以为是地高估自己的素质能力水平,对山外青山楼外楼视而不见,对自己的缺点失败概不承认,对外界的评价和事实置若罔闻,让自己活在一个自我封闭、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固步自封的世界里。具有自欺力的人最终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亲情都会以失败告终。

自信力、他信力与自欺力的关联:
一个人在自信力、他信力与自欺力上的品质素养是相互关联、有内在影响制约作用的。有自信力的人更容易具有他信力,因为他的内心充实而又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把控局面,不惧怕困难和干扰,也就不拍与别人合作相处。同时,具有自信力的人不需要去不自欺欺人,他的自信力来自于真实和真诚。而他信力则一定要建立在首先具有自信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自信力,而仅仅只有他信力,只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一切靠别人越俎代庖,那只能是鲁迅所批评的那类人了,毫无价值可言。再有,决不能为他信而他信,为情商而情商。如果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利害得失的基础上,那人生乐趣皆无。自欺力当然是最不可要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既有了充分的自信力,又具备必要的他信力,必要时,“难得糊涂”一下也未尝不可。

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①(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③,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④。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⑤,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

①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 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 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1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初中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