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手房市场正在形成一个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文前语 :自媒体给了好多人可以发声的平台和机会,毕竟是免费发声,传播距离近,一开始局限在朋友圈。前段时间写了几篇关于房子的文章,有的敏感者就以为自己涉猎房地产了,是不是房子太多。这个和倒卖文物的不一定是文物收藏者一样,只是爱好,自己专业,想发表点观点,以后在某个APP上一下头条而已。股市评论者都不一定炒股也是存在的嘛。

    第一,分析一下太原的二手房市场可以发现“太原不是炒房的中心和热点城市。”

    首先,太原是“不东不西”的中部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其次,人口规模小,最近国务院批复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要求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360万左右;第三,太原处于拉大城市框架的中期,是国家确定的去库存城市,新建房保有量很大,消化周期长。经济、人口、存量房指标是几个重要的二手房市场支柱,太原均不占优势。近期《并州卖房记》在朋友圈很火,假设交易量翻翻,天天加班都干不完,内部推动简化程序的动力也足以推动改革了。简单的一个改限号为“放多少号办多少,全天放号”,就让办事大厅人少了一半,足以反映太原二手房市场的冷清。所以太原不是全国资本的热点流向,连合肥那种资本短期炒作的动力也没有。

    第二,太原二手房市场是个“自恋”市场,交易动力不足

    既然资本看不上太原二手房市场,那么太原的二手房市场就是个自我消化的“自恋”市场,属于刚性二手房市场。买卖的基础为“学区、生活”型,即要么是为了孩子上学,整个学区房,要么是弄一个离公园,快速路近的房子,让老人住,方便些。偶尔有投资意向的二号地铁沿线,南边过了学府街,北边过了胜利街,也无人问津,就是南内环到长风街最热门地段的地铁二手房,抛去学区因素,快两年也就上涨不到2000/平米,这在热点城市,简直可以忽略。而且,地铁没有成网络,对出行影响在10年内还不是很大。所以,支撑太原二手房市场的主要因素就是“学区”和“生活”,而学区房相对占比要更高些。

    然而,就这点动力,在“公退民进”的大背景下,大量私立小学、签约小学、公参民初中的出现,也在不断消化动力,房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并不大。如在原来热点的老军营片区,两年来房价整体波动不大,近期还有部分房子跳水出手。

    第三,最关键的是今年以来的金融“去杠杆”作用已经显现

    我在前几篇文章中讲到今年的金融“去杠杆”作用,就是让有限的资本回归实体经济,逐步消除房地产泡沫,让其“软着陆”。按理说,太原是“去库存”城市,属于差别调控城市,“去杠杆”不应该影响到我们的“大太原”。好多中介,在给客户推房子的时候,也会满口答应,太原放款快,问题不大。就是前段时间的5.1新政,说房贷收紧,对好多中介开说也认为是“雷声大雨点小”。

    然而,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放下审批条件苛刻的四大行不说,一些依靠房贷为生的股份制银行,他的放款额度都需要总公司批准,而总公司的额度又是由“人总行”调控的。不是说太原市场需要支持,我就给你太原的“额度”多点。你的计划用完了,需要再去申请,因为现在是全国调控,不鼓励房贷市场做大,和原来的鼓励放贷,争做业绩是两个概念。

    我认识好多中介朋友,我爱我家,昊升,中环,易佳等,四月初的时候,一些敏感的中介,在做贷款的时候已经在选择银行了,哪家的额度高,放款快推荐客户选哪家;到了四月底的时候,已经没有选择了,好多银行额度都用完,出现了众多中介扎堆一家银行面签的热闹场面,这家银行在原来属于很少提及的;到了六月中旬,整个太原的多家银行都出现了额度提前用完,款迟迟放不出的情况。逼的一些银行老总,飞总部协调额度。

    全国的房地产业信贷收紧,已经影响到了太原市场。

    第四,太原二手房市场死结正在形成

    先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目前市场情况:

    一方面是二手房挂牌单价提高,高总价房子大量出现。卖房者面对全国的房价数据,单方面期望自己的房子卖个好价钱,以某小区为例,年初110平米的房子挂98万左右,四月挂到100出头,近期,居然到了110万,当然,这是一厢情愿。以前,经济发展快的时候,手头钱宽松的入手了很多大平米的房子,最近,各种因素,导致好多大平米房子集中上市,所以你在网上也会经常看到动辄两百平米,总价两三百万的二手房。

    另一方面是中介市场的繁荣。如果你关注过,就会发现,去年以来,周边新开了好多中介公司。有文章说,中介公司对北京房价的贡献也不少。中介公司多了,必然要吃饭。而相对刚需的太原市场,交易数量是有限和相对固定的。文章开始讲过,太原的二手房市场大部分是上学需求,交易量是个常数。这样,中介当然希望每套房子的交易金额尽量高些,会动用很多力量来想办法提高交易价格。一套房子价格上去了,它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很大的,会带动周边均价的整体上涨。所以中介市场繁荣,导致二手房市场虚高。

    第三是金融去“杠杆”的突然釜底抽薪。目前,最缺的是现金,就是一些有钱人,屁股下坐的也是一堆固定资产,手头严重缺现金。更不用说二手房刚需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买房子最好的是用银行贷款,毕竟贷款利率不高,短期压力不大,也不影响生活质量,符合理财观念。手头的一些现金用来应急和做其他事,这样贷款买二手房成了趋势。一些担保公司的大量出现也证明了这一趋势。而贷款难,放款慢现实的逐步明显化,必然会进一步延长交易周期,并导致大量毁约现象出现。这种情况越多,卖家要求全款交易的意愿就越强烈。所以一些低总价的房子会越来越枪手,而均价高,总价高的房子会越来越难以交易,及时签了合同,也不一定交易成功。

    第四是新房市场的整体突围。新房市场逐步满足了大家的环境需求、上学需求和价格相对合理、贷款办理简单的意愿和要求,必然会吸引大量二手房购买者转向。

    这几个方面形成的二手房市场形势是:房价虚高——需求稳定或趋于萎缩——贷款难(撬动能力弱)——现金紧张(全款购买能力弱)。这就是一个两头都要拉紧的死结。

    综上所述,死结形成的概率越来越大,想要解开死结,就是大家都让一步,一头是二手房价格下跌,另一头是全款购房方式增加。

    目前进入二手房市场,要面临的情况是,卖方长期的等待,交易周期长,回款慢;买方高点买入,资金套牢。如果有需求,必须卖,那么尽量要求全款交易,房价适当下调;必须买,那么就整个小面积的,资金投入小点。

个人观点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