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寻”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则小品文,更像是他自己的日记、心情随笔。

      “解衣欲睡”本来已经把衣服脱了准备睡觉,结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导致他“欣然起行”的绝不是“月色入户”。此夜即便没有月亮,他也不可能睡得着, 真正让他不睡的原因是内心的孤寂。一个人之所以感到孤独,要么是身边没有人,要么是身边即便有人,而那个人在情绪情感上与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同一个频率。 所以他说“念无与为乐”,没有人可以与他交谈取乐。作者不说“无与为谈”却说“无与为乐”,乐即取乐, 人生在他看来就是一部喜剧,过日子就找乐子。所以才有了东坡肉的创意,才有了河东狮吼的段子。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穿好衣服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那么苏轼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个夜晚到底寻的是什么呢?

      寻的是地,宁愿舍近求远,也要冒着月色去远处的承天寺,一个破败的、装修并不豪华的、四处空荡的寺庙。

      寻的是人,一个叫张怀民的人,一个同样被贬谪被弃置的人,一个精神上灵魂上与自己契合的人,

    寻的是情,被贬谪之后的失落,身处他乡的孤独,无事可做的空虚,怀才不遇的郁闷,知己难求的渴望。

    佛性的人眼前所见的景也是如此之佛性:“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两个简单的景物一个营造了清凉宁静、似真似幻的意境,一个象征了高洁和坚毅。

      写作此文时苏轼45岁,45岁可以说是人生哲思的高峰时段,很多人都是在这 个年龄段把自己、把世界看清楚的。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我觉得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到了这个年龄逐渐明白上天的命令,就是上天要你来到这个世界最终要你做的事情。 苏轼此时已经完全明了,所以他抱着一种佛性的自我调侃,自我排遣,称自己为“闲人”。

      所谓的豁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原谅他人的错误,而是笑看自己的不幸。苏轼就是这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