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3-01-18
《释放自我》朋友圈广为转发,歌词中的“干活的不如写PPT”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干活的不如写PPT的”,仿佛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大家为之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干活的不如写PPT的”与以前的“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似乎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然。“干活的不如写PPT的”,如果仔细推敲,还是有些片面,这真的不是抬杠。很多时候,干活的还真不如写PPT的,如果你能仔细想一想,悟出其中的道理,发现职场的规律,你个人才会有更快的成长,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
形式主义害死人!有时候你以为看到了实质,其实你还是只看到了形式。
(一)不是谁都写PPT
PPT的主要用途是工作汇报、产品介绍、工作述职、计划宣导等等。
不一定每位员工都要写PPT,也不一定每项工作都要写PPT。每个工作岗位对于PPT的要求也不同。
对于刚踏入工作岗位、做基础工作的员工来说,很少要写PPT。或者对于特别高层的领导来说,也不用亲自写PPT,有人写好,他来讲就行了。
即使对于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员工来说,由于分工不同,工作中也很少用到PPT。
需要注意的一点,每个行业对PPT的需求和使用频率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行业使用PPT的频率较高,有的行业使用PPT的频率较低。
(二)既能干活又能写PPT难道不好吗
如果是两个同样职级的员工,干着相似的工作,工作质量也差不多,那么会写PPT的员工的优势会大一些。
至少说,那个会写PPT的那个员工多一项技能。
另外,在现实工作中,很少会出现只干活不做PPT的岗位,也很少出现只做PPT不干其他活的岗位。
职场上,确实有一种岗位是专门写PPT。
例如一些大型的咨询公司,PPT的重要性不亚于写一份专业报告。
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所谓的“干活的”与“做PPT”的进行比较。
(三)PPT做不好可能真是自己的问题
两三年前,一位百度产品总监在一次各大IT巨头参加的大会演讲中,用了非常low的PPT,遭到了网上众多人的吐槽。最后的结局是,这位产品总监被开了。
做好PPT并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单单把形式上做得漂亮一些。
做好PPT需要结构化思维。
做好PPT需要逻辑性思维。
做好PPT需要总结归纳能力。
做好PPT需要了解并满足受众的需求。
做好PPT还需要一份态度乃至责任感,这是做好PPT的第一个门坎儿。
……
做好PPT甚至还需要较高的审美。
PPT可以在某些方面反映员工的综合素质,虽然不能代表。
PPT做不好,可能自己真的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四)PPT是用来说的,不是用来做的
PPT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一种利用其进行演示、讲解、阐述、宣传的工具。
PPT做得再漂亮,如果仅仅放在领导的办公桌上,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化版的报告。
PPT需要演讲者在充分掌握PPT中关键信息,应用必要的演讲技巧,让受众接受PPT的观点,达到演讲者的目的。
PPT做得好,如果说不好,PPT就只是一个花瓶放在那里。
PPT做得好,说得也好,那就会给受众深刻的印象和较大的收获
PPT是死的,只有高超的演说者才能说活,才能让PPT上每一个图表、语句为自己的思路服务。
还有,做PPT还要充分考虑演说者如何能说好,如,时间控制在多少范围内?演讲者的身份是什么?等等。不能仅仅考虑做得漂亮。
(五)有水平的领导不止看PPT的形式
如果领导仅凭PPT做得好,就给员工高绩效评级,那真是瞎了眼。
中国的企业,包括政府机构,正在越来越向着现代化管理迈进。
我们可以说大部分的高层管理者都具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这么多年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
不可否认,很多大企业存在一些官僚作风和“大企业病”,但没有一个领导者从内心愿意接受浮夸和形式主义,领导者更愿意看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没有成绩和发展,位置再高的领导都会下课。
有水平的领导主要把眼光盯着员工实际取得的绩效,而不是PPT做得好坏。
那些考核不好的员工不是反思活为什么没干好,而是归咎于PPT没做好。
(六)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在职场里,每个层级的员工和管理者都会有不同的视野,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
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对问题的判断也不同。
下级有时候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认为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却不令人满意,其实站在高的位置才能看到谁为组织或团队贡献的成果更多。
职场里有很多表象,也有很多规律:
组织是工作成果评判员工的绩效,而不是付出的辛劳。
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面前,领导者基本上会选择整体利益。
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成绩,而低估别人的成绩。
你的上级掌握的信息要比你多很多。
……
(六)会干活才有出路
在职场里,不仅要低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要定期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组织的工作目标进行对标。
你自己所认为的“工作成果”只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才能是真正的工作成果。
职场上不相信眼泪,职场上也不相信谁流的汗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