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6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因此,父母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对孩子非常重要。

一、培养孩子设立目标的习惯。

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的著名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的教授威廉·戴蒙发现:

有目的感的孩子,都会有很高的动机,会自动自发地学习有助实现目标的技能和知识,在过程中也相当务实高效。

因此,父母在孩子做事情时,让孩子学会设立具体的目标,对孩子非常重要。尤其在学习中,孩子有了设立目标的习惯,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才会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才会在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更有信心去学习,最后取得理想成绩。

如何培养孩子设立目标的习惯?

当然父母教孩子设立目标时,可以遵循一个SMART原则,也就是说,父母让孩子设定的

目标要是明确的具体的、是可以衡量的、是可以实现的、是具有相关性的、是有时间限制的。


比如:孩子的期中考试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想提高英语成绩,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样设立目标: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前,每天早上读英语十五分钟,这个目标是具体的,是可以实现的,与“孩子想要提高英语成绩”是相关的,并且还为自己设定了时间限制。

父母在培养孩子设立目标习惯时,先告诉孩子设立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不容易达到,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也不要太低,效果不明显,最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立的目标需要孩子跳一跳就能达到。

父母在培养孩子设立目标的习惯时,先要让孩子遇事要有目标的意识,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要求,帮助孩子适当地调整目标,摸索出适合孩子的目标,并且在孩子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

等孩子养成做事先定目标的习惯,就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二、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人重要的是要学会积极地思考,只有会思考,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会有智慧。对一个成大事的人来说,能否积极思考可谓太重要了。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不勤于思考,学习的知识不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也只能学得到是表面知识,成绩难以得到提高。

父母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遇事先问几个为什么?进行深一层的思考,才能把知识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怎样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多提问、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经常就某件事或某个问题启发孩子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多让孩子想想“为什么?”,并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

孩子,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孩子,这道数学题,除了这种解法,还有没其他方法?

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孩子,你做的这道题,考得是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概念?

父母经常用启发式提问,可以问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启发式提问,问他关于学习的问题,不但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提问,孩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父母要及时鼓励和称赞,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去思考,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分担家务的习惯。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家务都不用做。所以当我们新闻上报道“大学生把脏衣服寄回家”时就不觉得奇怪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多名小学生跟踪调查,发现:

在家庭里,孩子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占到86.92%;

而那些“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7%。

可见,父母不让孩子承担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并没有带来好的影响,因此,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中,承担必要的家务其实非常重要。

正如 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

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培养孩子的承担家务的习惯,专家认为,孩子真正开始做家务的年龄是2岁。大多数4至5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帮家里干许多活了。因此,要想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家务劳动,可以从教他扫地板上的灰尘这类简单的家务开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要逐渐扩大劳动的范围。让孩子把分担家务当做一种习惯。

在培养孩子做家务时,父母要耐心指导,当孩子做的不好时,父母不要打击孩子信心,耐心地一步步教孩子掌握要领。

当孩子做完一件事后,不管这件事本身的大小,家长都应该对此表示高兴,让孩子知道他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但忌用物质刺激,尽可能地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带来的利息。

因此,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