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临床对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婴幼儿数量逐渐的增加,使得该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婴幼儿腹泻在临床上简称为腹泻病,作为一种消化道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多病原及多因素导致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严重会直接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该病主要集中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造成该阶段儿童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婴幼儿腹泻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作为4大预防的疾病。该病主要受到体质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上针对上述问题,积极的研究出解决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对婴幼儿腹泻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1、基线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纳入研究,查随机表按照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20例。对照组中男患儿11例,女患儿9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36个月,最小年龄是3个月,平均(18.35±5.22)个月。实验组,男患儿12例,女患儿8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4个月,最小年龄是36个月,平均(19.63±6.24)个月。本次研究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实验数据可开展科学的对比。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会的同意。所有患儿经过检查均符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意见》中的相关临床标准[2],所有患儿均是在征得家属的同意下展开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家属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

1.2实验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采用蒙脱石混悬液、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同时口服或静脉补液开展对症支持治疗,细菌性肠炎给予患儿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进行治疗,乳糖酶口服,半岁以内每次半袋,半岁以上每次1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72h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全部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为阴性;有效:治疗72h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逐渐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大部分为阴性;无效:治疗72h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未见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若研究数据结果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对照组(7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是导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源,经常是通过粪—口进行传播,另外也可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该病主要侵袭患儿的小肠绒毛上皮成熟的带有刷状缘的上皮细胞,使得患儿的肠绒毛脱落,数量不断减少,排列发生紊乱,致使分泌双糖酶不足导致活性不断降低,乳糖酶降低较为多见。

上述研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乳糖作为婴儿的主要能量来源,帮助婴幼儿重要营养素进行吸收。乳糖主要是在小肠内经乳糖酶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再吸收。婴儿腹泻时由于小肠黏膜损伤和功能障碍很容易引发继发性乳糖酶缺乏,造成乳糖吸收障碍。未被分解的乳糖大部分留于患儿的肠腔内,促进肠蠕动导致水样腹泻。乳糖酶活性和数量恢复可在2~8周,因此,乳糖酶缺乏是导致婴儿腹泻或者使腹泻迁延不愈主要原因[8-9]。母乳和牛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即为乳糖,乳糖主要在人体乳糖酶的作用下进而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吸收后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被吸收,但是,由于患者因为某种原因缺乏半乳糖,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肠鸣以及急性腹痛等,在临床上被称为乳糖不耐受。研究中的结果一致,对0~36个月的184例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展开研究,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6%,P<0.05。

临床上建议患儿出现乳糖不耐受,停止母乳2~3周,容易造成乳汁急剧减少,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使其免疫力也逐渐下降,进而减少糖的摄入量。因为,口服乳糖酶可有效改善患儿因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消化不良,进而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自身的抵抗力,增进食欲,促进病情的尽快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止泻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