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智慧火花的碰撞一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课记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七年级上册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第二段,是我们写景的典范,有许多句子写得非常精彩,有许多词语用得非常巧妙而富有深意。

      上课前,我备课的时候发现文中第二段的词语用得非常精妙,我想要是同学们也能够自己体会到这些词语的妙处,那该多好,于是我进行了反复的朗读和思考,越读越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于是我上课前很有感觉,引导学生自然有一种自信,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精彩的教学对话。

        师:同学们,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

        生1:主要写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从“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中看出来的。从词语上看“短短”和“无限”形成了对照。“趣味”照应了“乐园”。

      师:XX同学说的非常好,就是这样抓关键句子,抓关键词语有理有据来进行分析。

      生2:我觉得“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一句能够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是我的想象,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喜欢爬树,越是高大的皂荚树,也能体现他的征服欲望的快乐,紫红的桑椹可以吃,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和快乐。

        这位学生一说完,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一愣,这也不好笑啊,同学们为什么笑呢?一位同学抢着答道,某某同学像猴子一样,是我们班爬树最快的同学。我仔细打量回答问题的同学,他确实身体瘦小,我顺便问他,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推断呢?这位同学回答道:“放假的时候,我最喜欢在爷爷奶奶的乡下爬大树枝,吃桑葚。”我心中一喜,难怪他能在平凡的语句之中看出妙处来,理解来自于自己的体验。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力去灵活理解课文。

      听了我的表扬,另外的同学积极性高涨,许多同学马上高高地举手抢答。

      生:我从另外几处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光滑的石井栏……”,我突然想起肖东老师说的“光滑”这个词语的巧妙理解,于是我马上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一句能体现乐园呢?

      另一个学生马上回答:“石头本身并不光滑,这些光滑的石井栏说明,他在这里玩的比较多,玩的时间比较长,孩子们的衣服把它磨光滑了,所以能够体现这里是他们的乐园。”我心中一喜,原来有的智慧火花就是这样无意之中相互碰撞引发出来的。

      另外一个学生也不甘示弱,抢着举手回答:“我从这几句也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是乐园,‘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几句说明,少年鲁迅喜欢玩这几样东西,夏天喜欢寻找蝉蜕甚至抓活的蝉,为了寻找刺激,不怕危险,还去捉黄蜂玩,自不量力去捉叫天子玩,虽然有时候动作慢捉不到,但是这样玩起来非常刺激,对小孩子来说更有乐趣。因为我在夏天也做过这样的事,因此我记忆特别深刻。我想鲁迅先生写这几样事情,说不定也有这个原因。”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开阔,我心中越来越高兴。

      另一个学生又马上举手回答:“我受这个同学的启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无限趣味。”我心中一惊一喜,智慧后火花在不断闪现。那位同学接着说到:“按照我的体验,泥墙根一带的活动更能发挥孩子天性,因为前面那些活动如爬高大的皂荚树,在石井栏上滑着玩,在碧绿的菜畦里面捉黄蜂,这些活动如果被大人看见了,是会受到限制的。而在泥墙根一带的活动,比如翻开断砖,拔起有臃肿根的何首乌,吃点儿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这些都不会影响蔬菜的收成,大人一般就不会来阻拦,有自由乐趣就会更大。我在家里就有这个体验。”

        “XX同学回答得太棒啦!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你居然想到了!”我高度表扬了这位回答精妙的同学。孩子的角度,孩子的体验,确实与成年人想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听后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有了这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后面理解五觉描写法,拟人手法的作用就显得畅畅和自然得多。一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上课很快乐,我感觉学生的上课体验也很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