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佛塔历史背景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荆州佛塔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的特色景点。它包含了许多典故和历史传说。这是一个超级酷的文化景点,每天吸引大量游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荆州佛塔全称‘释迦牟尼佛塔’,俗称‘荆州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今景县中学)西北角。它是开福寺的主要建筑之一,早已废弃。


荆州塔在国内享有盛誉,与沧州铁狮子、肇州大石桥、正定县龙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古河北文房四宝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荆州塔始建于北魏高宗年间(452-453年),距今已有1550多年的历史。公元845年,唐武宗大佛被毁,京州塔连同寺庙一起被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建立光禄寺,冀州县知县(鄂,音:饿),荆州塔按宋代建筑风格重修。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郎等僧人建开福寺。龙元年(公元1567年),开福寺僧人修建了千佛阁。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1年),水军金应龙与高承差重修开福寺。至此,已形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以塔为主体、无量殿、千佛阁、东殿、西殿、山门、神道的开福寺建筑群。1967年,千佛阁和无量堂作为‘四旧建筑’被拆除。


1973年春,重修荆州塔时,在铜葫芦顶部发现了三部明代木质佛经和九卷本,以及一尊释迦牟尼涅_横置铜佛。


《大乘法莲划经》六卷,《大乘诸品经咒》一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两卷。


荆州塔,平面呈八角形,结构十二层(外观十三檐),二层以下为平座,楼阁式砖塔,总高63.85米,面积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塔基用石头砌成,塔身是砖筒结构,外围是厚厚的砖墙,中央是砖制的塔心柱,两者之间形成回廊。每面外墙的四个正面设有券门,可登塔观景;


二至四楼和七至九楼四个角落设有百叶窗,几何图案各异。每层外檐为砖状木桶拱门,一层下檐为五铺式双凸,清代重修,风格有所变化;其他形式是双桥五铺。


一、十层,斗拱无斜拱;二楼、六楼,转角铺有斜拱;三至五、七至九、十一、十二层,每侧中间各有一斜拱。


每层外檐屋顶由重叠的砖砌成。一楼和六楼走廊两边的墙上都是支撑象棋的斗拱,现在已经损坏。回廊顶部是砖券。


塔芯墙每层中间设一个穿心砖梯。单层砖梯为南北向,双层砖梯为东西向。为减少磨损,台阶边缘加90mm60mm硬木,砖梯盘旋至12层。


一楼塔楼中央的地下有一口井。是否原为地宫,有待进一步考证。有一个2.26米乘2.26米的塔室,四壁铺砖仿木做双足斗拱,贴砖铺成斜拱。


塔顶是由砖块重叠形成的沉箱。二楼至十一楼第二正面有一佛龛,无踏梯,佛龛顶部为四角形沉箱。


一根直径为300的木柱矗立在中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