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的像为什么是倒立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4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原来物体下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上方,而在物体上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下方。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扩展资料:

光线沿直线传播。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针孔,在成像面形成倒立的影像。针孔与成像面的距离,称为焦距,以毫米或英寸标示。针孔接近成像面,可拍摄广角照片。针孔远离成像面,可拍摄远摄照片。

焦距越长,影像越大。例如,焦距为75mm时,影像刚好覆盖4x5英寸的底片。焦距为150mm时,影像刚好覆盖8x10英寸的底片。另外,焦距越短,照片的暗角越明显。针孔越小,影像越清晰,但针孔太小,会导致衍射,反而令影像模糊。

眼睛和照相机都有一个箱子一样的构造,而且似乎都以相同的光学原理成像,在箱子的一端是小孔,孔的大小控制进光量的多少,同时由镜头控制焦点,经过一系列的折射之后,使小孔外面的世界在箱子的另一端形成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孔成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