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什么是危险源
定义: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应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490254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包括哪些?
危险源 危险源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什么叫危险源
危险源

定义: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应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五类。

详见baike.baidu/view/490254?fr=ala0_1_1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法》中定义为: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有了上述危险源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将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s)理解为超过一定量的危险源。另外,从重大危险源另一英文定义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中的来看,还直接引用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概念。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具体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相同物质在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的规定临界量是不同的,而2009版中则不再区分,而是统一规定。GB18218-2009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本人注释:GB18218-2009定义中的“搬运”已不再包含;原定义中的“危险物质”改为“危险化学品”,缩小的范围。(根据安全生产法中执行,搬运应当包括)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的要求,重大危险源除了上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外还包括:4.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1)长输管道①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②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2)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3)工业管道①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②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③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5.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1)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 t/h。(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 MW。6.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的压力容器(群)。7.煤矿(井工开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
重大危险源是怎么定义的?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 ***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危险源辨识包括那方面?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揣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D、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等。

E、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

F、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G、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按照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进行辨识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放炮(爆破)

——化学性爆炸(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物理性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3)、根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辨识

(4)、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管理缺陷

三、危险源的评价与分级

1、是非判断法

直接按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判定为重要危险因素。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即LEC法:当无法直接判定或直接不能确定是否为重要危险因素时,采用此方法,评价是否为重要危险因素。

风险值(D)=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这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取得这3......
危险源里的L,S,R代表什么意思?
危险源里的

L代表危险发生的频率(可能性)

S代表后果严重的程度(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R代表风险度

其三者关系为R=L*S

其中L和S均采用1~5级。

当R为20~25时,为巨大风险。耿 当R为15~16时,为重大风险。

当R为9~12时,为中等风险。

当R为4~8时,为可接受风险。

当R小于4时,为轻微或可忽略风险。
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指的是什么?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缺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