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冷又饿四字成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1. 又冷又饿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少吃缺穿、少衣缺食、衣食不周、饥寒交迫、

饥冻交切、挨饿受冻、饥寒交切、饥寒交凑

1、少吃缺穿

【拼音】: shǎo chī quē chuān

【解释】: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四章:“这年头,老百姓尽管少吃缺穿,但非常看重政治名誉。”

2、少衣缺食

【拼音】: shǎo yī quē shí

【解释】: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3、衣食不周

【拼音】: yī shí bù zhōu

【解释】: 周:齐备。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我今衣食不周,无力婚娶,何不俯就他家,一举两得?”

4、饥寒交迫

【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解释】: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5、饥冻交切

【拼音】: jī dòng jiāo qiē

【解释】: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6、挨饿受冻

【拼音】: ái è shòu dòng

【解释】: 遭受饥饿与寒冷侵袭。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同“挨冻受饿”。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八:“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又《秦氏三兄弟》第三场:“你说的也有理!可是有什么法子教乡下人不卖儿卖女,不挨饿受冻呢?”

7、饥寒交切

【拼音】: jī hán jiāo qiē

【解释】: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高祖时,严甘罗,武功人,剽劫,为吏所拘。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8、饥寒交凑

【拼音】: jī hán jiāo còu

【解释】: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出处】: 《宋书·袁湛传》:“不敦其本,则末业滋章;饥寒交凑,则廉耻不立。”

2. 表示非常饿的四字词语

1、饥火烧肠: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

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 2、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

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3、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4、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5、担饥受冻: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6、嗷嗷无告: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7、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8、食饥息劳: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9、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0、饿莩遍野: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11、众口嗷嗷:嗷嗷:哀号声。

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12、枵肠辘辘:枵:空虚;辘辘:车行声。

肚子饿得辘辘作响。形容十分饥饿。

13、饥不择食: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

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14、啼饥号寒: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15、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16、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

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

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17、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18、饥而忘食: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

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19、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迅猛急切。 20、箪食与饿:与:给与。

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21、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

比喻饥饿之极。

3. 形容又冷又饿的成语有哪些

1、饥寒交迫 【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解释】:交:一起,同时。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百困。

【出自】:度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 2、号寒啼饥 【拼音】: háo hán tí jī 【解释】: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 3、啼饥号寒 【拼音】: tí jī háo hán 【解释】内:啼容: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4、饥寒交至 【拼音】: jī hán jiāo zhì 【解释】:衣食无着,又饿又冷。

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5、饥寒交切 【拼音】:jī hán jiāo qiē 【解释】: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4. 表示“又冷又饿”的成语有哪些

饥寒交迫、衣不蔽体 、饥寒交切 、食不果腹、啼饥号寒 1、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释义:意思是衣食无着,又饿又冷。

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来源于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例句:红军指战员在~的情况下向北挺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衣不蔽体 【 yī bù bì tǐ】 释义:蔽,遮,衣服破烂;蔽体,遮盖身体。

形容生活贫苦。出自于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学号寄食于人。”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妻子衣不蔽体,每日求丐得百钱,仅能菜粥度日。” 例句:《明史·张昭传》:“今畿辅、山东 仍岁灾歉,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

3、饥寒交切【jī hán jiāo qiè】 释义: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难不堪。饥饿和寒冷一齐逼来。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难不堪。 例句:小明最终没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注定过上饥寒交切的日子。

4 、食不果腹【shí bù guǒ fù】 释义:果:充实。不果腹:吃不饱肚子。

食:吃。吃不饱肚子。

例句: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 5、啼饥号寒【tí jī háo hán】 释义: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自于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例句:解放前,劳动人民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受尽苦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