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7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1. 粮农收入过低,制约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粮食是一项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产品。目前,种一亩粮食作物的纯收入大约为500元,而种植西瓜、棉花、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收入分别为2000元、1500元、1200元、1000元,甚至更高。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农响应国家号召,多种粮食、少种经济作物,但这意味着牺牲了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的部分利益。同时,粮食产量目前还未完全摆脱“靠天收”的局面,粮农收入受气候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很不稳定,这直接影响了粮农种粮的积极性。
2. 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影响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及耕地开垦后备资源有限,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虽然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也减少了粮食生产面积。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生产、农民增收之间形成了新的矛盾。同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进度逐年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受环境土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能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极为有限,且新开垦的耕地质量很难达到被占耕地的同等水平。
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粮食安全。许多水库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技术水平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县市区的小型水库,约70%存在安全隐患,亟需加固和改造。然而,由于事权划分,一些地方的水利设施难以获得上级的维修改造经费。尽管大中型水库的维修改造已纳入国家财政计划,但小型水库的维修因地方财政困难而无人问津。相关支渠、毛渠因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渠底抬高,流速减缓,大量渗漏,渠系水利用率只有40%,无法保证粮食的丰产稳产,影响着粮食安全。
4. 扶持粮食生产的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粮食安全。长期以来,国家在解决农民问题时,更注重解决农业问题。当粮食等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国家采取政策提高农民种粮收入,调动积极性;而当供给好转时,政策改变,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也随之下滑。尽管2004年以来,一系列有助于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出台,如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等,但有些政策在落实中打了折扣,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5. 地方财政粮食政策性亏损补贴包袱重,影响粮食安全。粮食企业改革时,政策性亏损财务挂账停息。虽然本金暂时不要求偿还,但利息部分就让许多财政困难的县市难以承受。这些负担严重制约了粮食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粮食安全。
6. 粮食储备单位设施老化,检测手段落后,影响粮食安全。尽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库,但仍无法满足需求。大量储备粮食存放在地方粮食企业仓库,这些仓库因维修资金不足,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地方粮食质量监督检验设备老化,检测经费不足,无法对粮食品质进行检测,严重影响粮食安全。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