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高一学生。初中时候理科方面就不太擅长,中考数理化也才及格而已,由于文科成绩还行,所以就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0-13
我这么和你说吧 高中主要学习的东西就是理科 数学和物化生 高一你们应该还没开生物吧 现在的理科还不会有多难的 只不过在思维与解题方式上较初中会有很大的转变。 数学上引入了集合 元素的概念 你可能是还不适应不理解这种形式。至于分数,你也说了,不过是一次小考。我是大一新生,高中就读于北京重点高中,每次数学课都考小卷,我们实验班拿0分10分的也大有人在。不要在意这种小考试。高中的作业向来都是选择性完成的,不会的抄就抄了,之后弄懂就是了。哭完把难题抛到脑后才是对不起你爸妈。你文科强很有优势 尤其是学理 我和你很像 高考理综才214分(今年北京理综很难) 但是我靠131的英语 120的语文 128的数学生生拉上600分 到最后理科东西大家全都会到一个差不多的水平很难提高 这时候靠积累与领悟的文科就会显现优势了。
再和你分享下分班的事 我从小学就在实验班 一路彪到高二 因为高二换了个校长大搞改革把我们的课弄得乱七八糟所以没好好学 高三分班掉到了普通班 当时就像天塌了一样 但是这种抑郁顶多半个月就没有了 在普通班你一开始会轻松不少 拿到几次第一后你就会成为班中学术的核心 之后你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到更多的学习中 同学会找你问问题 这是非常好的提高自己的机会 长久下来 对于难题的解法会自成套路 伴随强大的自信心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自认当初如果不是到普通班高考也不会上600,否极泰来,最关键的还在你自己,摆正心态,学习生活就像机械波,波谷到了,波峰还会远吗?
第2个回答  2012-10-23
您好,就你的问题,我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我是07年的考生,高考全国卷考了650多分,英语和语文奇差,所以自负数理化生还有点儿发言权。还请高手多加指正)
一,文理分班的选择:
我曾经是一名标准的理科生,大学我读的建筑学专业。虽说这个专业只招收理科生,但是略微涉及此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学科是偏文科的。高中学的再好,到了大学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对于大部分专业而言,但是那些高精尖的专业,还是要有很强的基础知识。)等到我今天出来工作,发现他们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些所谓的文化课对于我们的帮助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思考问题方式的训练。多涉猎文学让你面对困难的时候充满激情,擅长于数学让你处理问题的时候有逻辑性。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思维方式,把握住这一点,每科都不难。但是人各有好,也许有的思维方式,你本身就是排斥的,但是要克制,除非你能逃离高考。
学文学理,不要看今天得成绩如何,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以后要学什么专业,要什么样的工作性质,然后再选文理,这样才能叫你今天得选择不会后悔。而且,就算你要看成绩,也是没有用的,你选择文科也逃避掉理科的基础——数学,当然选文科也逃不掉语文和英语。等你想明白这些问题,想必烦恼会少一些。我当时就是想去当一名建筑设计师,这个专业只收理科生,所以我只好选理科,虽然我当时很喜欢去学文,但是没办法,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有的时候就得舍弃一些东西。呵呵
二,学好理科的一些建议:
我不喜欢学理科,我觉得尤其是数学和化学,枯燥无聊,但是不谦虚的说,我的数理化成绩还是非常棒的。可是语文和英语就经常不及格。其实我们的个人恶好与成绩没有必然的关系。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思考才是王道,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明白,静一静,好好想一想,事半功倍。
我看你提的问题措辞显然十分焦虑,那么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先静下来,不要为表面的成绩所迷惑,也许只是方法没掌握,所以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先要树立信心,告诉自己无论这是什么,我一定能学好,然后再想办法。
第二个建议,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学不好数理化,这个可以通过某一次考试,或者自己拿出来一套题好好做一遍,高考之前的所有理科考试,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会就是会,不会也不要去蒙,就算蒙了,标记出来,不管对错,都要算不会。理科的学习根本就是治学严谨,决不能似是而非,没有任何模糊朦胧的地方,只有训练自己这种思维方式才是学好理科的关键。(其实我这里提到两点,一是理科的精神就是严谨,二是理科的实质就是分析。分析自己,分析问题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逻辑思维,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当然了我们的文化课就是在训练我们这种能力,可是老师从来不跟我们讲,让我们的学习失去了目的性,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我们自己应该弥补上。)
前面这两点,我很真诚的希望你看看,想想。虽然没有见杆立影的效果,但是终有一天你会觉得意义何在,也许这就是武学秘籍的心法,先记住,慢慢变得深刻。
第三个建议,说一些具体的吧。小孩子都喜欢直观的实在,不喜欢道理。我当年也这样。唉。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说一些基本的吧。
数学,数学一定要读教科书,这个是很多人都忽略的,看不是泛泛的看,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个数学140+的同学告诉我的至理名言。你有时间不愿意做题的时候就翻书,看教材,最好找一个长长的时间,系统的看。黑体的部分一定要一字不差的背诵,记住是背诵,不是理解。当然了,理解是下一步的事儿。
然后是做题,做题先要把书上的题都做懂了,最起码随便抽一道题,你就应该知道这是在考察哪一大章中哪一节的知识。做到了以上两点你的基础知识应该是过硬了,基础知识不过硬,数理化就不用想学好了,呵呵。当然了,很多人都瞧不起书上的题,究其原因,不是难易原因,看似简单是因为这种题考察的知识点单一,多数难题就是因为涵盖知识点多,而且隐蔽,你不知道它考什么当然不会做。所以这些题是做所谓的难题的基础。而且做题不能说我做出来就是会了,那有可能是思路蒙对了,还是那个原则,数理化是严谨的,必须清楚做过题的来龙去脉。你本着这个思路去做题,保你做十道会百道总之,做题之前想想自己为什么做这个。
最后是听课,说句实在话,这个和老师的水平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我们也不能为此找理由,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呵呵不管是什么水平的老师,我们都要认真听课老师再水,就算是念教材的老师,他也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说给你听,这个时候无论从听觉,视觉方面都是对你的强烈刺激,所以,作业可以不做,补课班可以不上,每堂课都要认认真真的听。
好了,以上三点,如果你能完成80%以上,打个135分应该没有什么压力,这就刚刚迈入优秀。想要145以上嘛,就是需要大量做题了,因为只有大量做,你才能熟练,熟练了答题快,才有时间将最后的难题的最后两问做出来,当然了,还得稍稍聪明点儿,有一定运气在。
凡是都有瓶颈嘛,越往上走越难,打个数学130左右的估计努力个1年足够了。在往上就不好办了,呵呵。
再说说理化生,这三课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思维上的。我说的是基础部分的思维方式,大学以后的每一个学科都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点要明确)
物理,这科算是我学最好的,高考也没怎么扣分,这科,很好学的,不用花太多功夫,关键是想明白,想明白,想明白。我已经强调了三遍,想明白很重要。简单形象的说,它会先让你看一种现象,归纳很多类似的现象,提出一个命题,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这个命题,然后列为公式,用这个公式解释其他现象。这一顺序,要清楚。所以,你涉及的所有实验都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一切都基于实验,所运用的推理,是数学模式的逻辑推理,不是物理的思路。
那么我建议的第一点是认真学习每一个实验,最好能亲手做,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呵呵。
第二点是牢记每一个公式,公式中的每一项什么含义,他们都是基于一定条件的,所以但凡物理和化学定义公式都有一句话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个条件也是重点,往往解题的切入点就是这个条件。公式是实验的精华部分,第一要死记,第二要深刻理解。(理解就是想明白)
第三点是推导与分析,这个也算是学物理的难点了,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有人学不好物理缺失是自身条件的问题,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和办法,你只有通过一次一次的自己推导分析,感受这个过程,慢慢积累。想要变得优秀,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有人一辈子都学不好也没有办法。不过,高考打个相对的高分不会影响太多,只是不会太高罢了。做好第一点和第二点就行了。千万别傻傻的做一大堆题或者上补课班听一大堆课,这个听是没用的,必须自己想。学习物理是锻炼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你将来一定会大大受益。
化学,这个我极其讨厌,是一个无聊透顶的学科,但是它也是最最简单的一科,我高考的时候这个貌似没扣分。它比之物理可谓没有分析可言,真没啥说的,元素符号,方程记下来就好了。学习化学的关键依旧是实验,比之物理,化学就是实验,一定要做,老师不给做,就想办法自己做,或者上网看视频。实验极其重要,而且化学实验的道理也比较简单,记住了就行。然后就是实验产生的方程,背下来,实验嘛,现象学科,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当然了,也涉及到一点点化学理论,可是高中的都很浅显,而且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记下来就好,谈不上真正的理解。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看看课外书。
而且化学,物理高中部分学的不多,一定要及时总结,梳理大的关系网,知识要成体系,千万不要,题海战术。题海不是没有,而是让你熟悉知识,灵活运用,熟能生巧嘛。但是你的基础不牢的时候题海是没用的。
我也可以跟你讲讲什么是题海,题海战术是基于你的基础知识十分过硬的条件下,这时候应该所有科目和百分制90分以上情况下。大量的做题,做多了,就会发现殊途同归,将这海量的题分类,评价优劣,分析出题者的思路,而且做题的速度要很快,才有时间做得完,这就基于基础知识熟练。磨练多了,不仅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而且做题思路很开阔,这就是所谓的题感,它还有助于我们,解出那些较为难,四轮繁杂的题目。同时查漏补缺,是奔向满分的必经之路。
生物,我学的不好,高考也扣了很多分。我就不献丑了,呵呵。

总之,说了这许多,希望对你有用。打了这么多,并非为了悬赏的30分,真心希望你能看一看,多少有点儿帮助,我也心满意足了。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