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跑漫游马尼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一

南航波音737客机呼啸着冲破马尼拉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厚重乌云的封锁,一路向北,往广州飞去。

时值傍晚,黑色的天空拥抱着机窗下灰黑的云层,逐渐合二为一,似要织成一个黑色的巨网,将这小小的飞机吞没。此时,远方最后一线阳光,在即将坠落时穿过云层,留下一抹或褐红、或紫黄,又间杂着缕缕深灰的条块,编织成一条美丽得有些诡异的彩带,让人在惊悸中既感受到一种世上罕见的凄艳,又感到一丝略带惶恐的忧虑。这种美,实在太摄人心魄了,不真实得有些似苍穹绝唱。

那最后一抹亮光也渐渐沉入深重的黑暗之中,万米之下,就是那无数次激荡起台风横扫中国南部的南海,除 了这机上的一百多人,四周有多远找不到人的踪迹?

大约三年前,马航mh370也是从南中国海起飞,往中国陆地上飞去。当他们的亲人在北京机场翘首以盼时,当他们在登机一刹那庆幸终于要回家与家人朋友团聚时,时间却永远停留在了那一个晚上。

机上的人,永远的消失了,不知道魂归何处。

家里的人,永远的失魂了,找不到往前的路。

门,关着,又永远的开着,期盼着,等待着。

无数个夜晚,听见敲门声,看到那熟悉的脸,出现在门边罢?

或许,终有一天,连那身影也模糊了,但心,却终归无处安放。

那样的意外,也会在今天发生吗?如果发生了,我这个跑过几十个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即将征战24小时超马的人,又是否能比别人多一线生机呢?

或者,在强大的自然界力量面前,我们都不过是一只细碎的蚂蚁,任何的挣扎、坚韧都无能为力?

                          二

十月二十三号晚十一点多,飞机降落在马尼拉尼诺-阿基诺机场,在岷伦诺区中国城酒店安顿下来后,已经是十二点多钟。老板告诫我,马尼拉的治安不是太好,最好不要太早太晚独自外出。但习惯于到任何城市都坚持跑步的我,还是不到六点就起床,穿上跑鞋沿着先天晚上来时的感觉,加上谷歌地图的印象,朝外面跑了出去。

刚准备跑,一个当地老头看到我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我也挥手回应。虽然才六点,但街上已经是车来车往,对面就是一家挂着中文标识的美加广场,而街上穿流不息的摩托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似要将整个城市都叫醒过来。

朝着中国城的门楼跑去,一路上看到不少飞驰而过的奇形怪状的车,前面一个吉普车头,后面是开敞的车箱,里面坐着不少人,应该是类似公交车一样的交通工具,加速时噪音巨大,震耳欲聋。回来得知,这种车叫吉普尼,也算是马尼拉一景,他最初是由二战后美军退役的吉普车改装而成,现在一般是用日本淘汰的汽车改装而成,是马尼拉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虽然每辆车有固定的行驶线路,但招手即停,随时可下。价格便宜,几比索就可以坐一趟,因而比较受当地普通市民的欢迎。这种车类似于以前国内的中巴车,当然中国的中巴车车况比吉普尼好很多,远没有那么大的噪音。这种车为了乘客上下方便,后面没有车门,有的乘客甚至就挂在后面,看着实在让人胆颤心惊,但当地人似乎早习以为常,在当地那么多天,也从没见出过什么事故。人说马尼拉有八怪,其中二怪就是:交通混乱,车祸很少。摩托声大,吉普尼闹。第一个早上跑出来才一公里,我对此就有了深切的感觉。

从酒店到中国城城门一公里,过河就是一栋罗马式建筑马尼拉市政厅,再往左转,经过一个市场是天主教的黑拿撒勒人教堂。菲律宾人85%信奉天主教,是亚洲少有的天主教国家,城内教堂随处可见。路边,有很多露宿街头的流浪者,黑瘦如柴,看到行人伸出手露出渴望而哀愁的眼神。轻轨从道路上空穿过,几分钟一趟,每趟六节车厢。后来得知马尼拉的轻轨只有两条线,主要经过老城的区域,我对当地不熟,没机会去一坐看过究竟。

第一天我跑过的是帕西河北岸的三都洛区,这是马尼拉的老城区,房子都显得黑而旧,不过学校众多,我路上不断经过一个个中小学,看到穿着各式校服上学的学生。马尼拉的学校占地都非常小,也没有围墙,一般就是在一楼留一个门洞作为校门。我在当地看到的所有学校,都没有操场,只有一二块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据就读华人区较有名的中正学校的老板朋友儿子说,学生根本没机会跑步,就是做个操,都不能将手完全伸直,可见有多拥挤。

我平时每天跑步大约是十公里,在跑出去五公里后,我又原路返回酒店。冲完凉按老板的建议,到对面的Jollibee(快乐蜂)吃早餐。Jollibee是菲律宾最大的连锁餐饮企业,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其老板也是一位华人,其目标是打败麦当劳,成为世界最大的连锁餐饮集团。

据我老板说,在菲律宾,Jollibee生意好过麦当劳,从我在当地十来天的观察来看,其店面数量,消费人数确实都高于麦当劳,更远好于肯德基。其实双方的产品、定价相差不大,也许Jollibee的老板更了解菲律宾市场与老百姓的口味吧。从我在当地两家餐厅的消费经历来说,Jollibee的口味似乎是更味美一点。

我点一个套餐,含一杯可乐,一个汉堡,一个鸡腿,价格95比索(比索对人民币约7.5:1,95比索约合人民币13元,)这个价格远低于麦当劳在国内的价格,开始我以为麦当劳是因为贵才竞争不过Jollibee,毕竟菲律宾人普遍收入不高。但我后来看到麦当劳的价格与之差不多。

尽管Jollibee一顿早餐在我们看来是相当经济实惠了,但当地人却将吃一顿视为奢侈享受,我看到多数当地人是在路边摊档上吃,我没有去问,不知道一顿早餐要多少钱,估计在二三十比索左右吧。

白天,和老板看当地的市场。酒店对面就是马尼拉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168商场和999商场,几层楼都是被隔成几平米的小商铺,卖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小商品,老板介绍说这些商场从开发商,到卖东西的,基本都是华人,菲律宾人很少。菲律宾当地人,如果读书读得好上大学的,就进政府机构或者外国公司,没有人会做这种小生意,而一般的人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资源做生意,只能来给华人老板打工。

这些华人,除少数是老华侨二代外,多数是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到菲律宾的新一代华侨,而且多数人是持菲律宾绿卡没有入籍,他们大多来自福建,以泉州人居多。

市场内人头攒动,行进缓慢,老板说再过一段时间,菲律宾人要采购圣诞节礼物时,这条路更是水泄不通。本身人就如过江之鲫,还有各种摆摊的见缝插针,行走就更加困难了,此时居然还有一些小轿车要从这些路经过,真不知短短的路程要多长时间才能通过。

我注意路边摆卖水果的摊贩,看和国内的品种倒也无甚区别,无非是苹果、香蕉、龙眼、桔子等,后面几天我尝试着买了几种,价格比国内稍低一点,味道也还不错。

                            三

第二天,我从西班牙王城跑去黎刹国家公园。西班牙从16世界中后期开始统治菲律宾,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美国取代,所以菲律宾有着很深的西班牙烙印,而西班牙王城也是马尼拉老城区建筑品质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去的时候经过一座教堂,气势恢弘,庄严肃美,古朴端庄,让人顿生仰敬之心。我匆匆拍了两张照后继续往前跑,那些传统的西班牙建筑鳞次栉比的从身旁流过,瞬间以为自己是在马德里而不是马尼拉。

跑完我打卡发现那里显示的是一座奥古斯丁大教堂,我以为自己跑过的就是这座教堂。直到我离开马尼拉前一天,才知道经过的是马尼拉大教堂,而奥古斯丁大教堂在他的南面不远处,距离不过数百米。两座教堂都是16世纪末西班牙人统治马尼拉不久即开始修建的,我有点讶异,相距那么近,为什么几乎同时要修建两座教堂呢?或许西班牙人对宗教实在是太狂热了,一座教堂不足以容纳他们对上帝的敬仰之心吧。

马尼拉城市并不算大,只有600多万平方公里,而实际居住人口却达2000多万,号称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所以,马尼拉公共空间非常少,要找到一个跑步的好去处很难。黎刹国家公园,应该是这个城市最大的一个公共公园了。公园被马路分布三块,中间的一块是核心,早上跑步锻炼的人也非常多。中间的砖铺道路一圈正好一公里,中间围着一片漂亮的水景,有各种造型的喷泉,而边上还有几个小的园中园,有中国园、澳大利亚园、日本园等。中国园是面积最大最漂亮的,门口题着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我也跑进去转了一圈。公园里除了跑步的,还有练太极的、练剑的,还有跳类似中国的广场舞的,不过他们的广场舞更劲爆一些,也有领舞的,但参与的是年轻人为主。

此后,我基本每天都会跑到黎刹公园,在里面跑几圈。只有一次,因为按惯例周末要拉长距离,加上想看看据说是马尼拉最漂亮的罗尔斯海滨大道的风景,我出了罗刹公园朝下面的罗尔斯海宾大道跑去。

这天是周日,奇怪的是罗尔斯大道没有车。对面一侧有象是花车游行的队伍,而我这一侧则有很多人在跑步,但又不象国内马拉松比赛一样人那么多,也没有封路,路边也没有拉拉队义工什么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跑者胸前也没挂号码布。

我到马尼拉其实一直想有机会参加一次当地的跑步比赛,最好是半程马拉松。等我转湾跑到一个海滨广场时,看到真有一个跑步比赛的计时拱门,看上面显示的时间应该是半程马拉松。我拍了张照片后继续往前跑,又跑了几公里折返回来经过拱门时,比赛还没有结束,终于看到一些跑者胸前有挂号码布,但大多数都没有挂,不知是多数人都是来蹭跑呢还是他们本来就不一定非要挂号码布。后来我问老板娘,她说当地每个星期天都举行马拉松,罗尔斯大道会封路。但一方面是因为天气,二方面是为了少影响交通,比赛开始都很早。怪不得我早上五点开始跑,在罗刹公园跑了一阵后到罗尔斯大道时,很多半马跑者已经跑完了。而当地的马拉松也远不象国内那样正规,倒有点象国内跑团聚跑一样,可能补给都是自己负责的。下次再有机会去马尼拉,我争取也参加一次他们的马拉松比赛玩。

                          四

去马尼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考察当地的房地产业。和国内房地产是经济支柱相比,马尼拉虽然近年来房地产也很火热,但远不如国内一样是所有人关心的话题,甚至说,他和大多数菲律宾人没有关系。据粗略观察,人口二千多万的马尼拉,一年新房地成交量可能不到一百万平米,不如国内一个百万人口的地级市。

一方面,是因为马尼拉平均GDP不过5000美元左右,而且贫富悬殊,普通阶层月收入不过三五千人民币,而马尼拉新房的售价在一万五以上,这当然不是普通收入阶层能够承受的了。再则,菲律宾人对于买房,也远不如中国人那样热衷,或者说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人最热衷于买房。对于他们来说,租房住,将钱用来吃和玩会过得开心得多。菲律宾人口头最喜欢说的就是,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所以他们会将大部分收入用来消费,而很少有积蓄,更别提承受几十年的房贷来当房奴了。

马尼拉房地产不发达还缘于菲律宾是土地私有制,所以开发商要想获得土地用于开发只能从私人手里购买,由于土地分散,要想开发大型项目难度很大。所以马拉松市区的房地产项目普通规模很小,如果占地达到二三万平米,那就是大项目了。而且马拉松是没有容积率与建筑密度限制的,所以大多数房子都密匝匝的,很多户型通风采光都不好,当然也不可能有国内通行的园林景观公共配套等,所以整体居住品质比较低。象老板租的房子,底下六层是商场,上面是住宅,商场上有一层架空花园,能在那散散步,这在当地就已经是条件很好的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大开发商大项目。比如阿亚拉,菲律宾第一大开发商,西班牙人的财团。马尼拉的CBD马卡蒂市(当地叫市,实际上相当于深圳的一个街道办规模左右),是整体由阿亚拉规划建设的,建筑水平很高,可以说不输于国内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CBD,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在那办公,也有大量的国际名品店。马卡蒂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开发的,之后阿亚拉在距马卡蒂不远又开发了BGC新城,这是一个比马卡蒂更现代的商务办公区。你到这里觉得他与老城区比完全是两个世界。建筑时尚美观,富有现代气息,豪华而典雅,道路宽广,交通秩序井然,高档商场连成一片,公共空间干净舒适,象一片世外桃源,美仑美奂。

BGC已经开发完毕,阿亚拉在跑BGC五公里又开始开发一个叫ARCA SOUTH的新城。这个新城占地有近千亩,以住宅为主,配套有大型商业,但我奇怪的是没见到有配套学校,不知道这么大的社区将来小孩的入学问题如何解决,是政府负责在旁边建设吗?总之,马尼拉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与国内相比还是差异很大的。

比如说,这样大的项目,国内一定会先在入口显眼处建一个漂亮的展示区,有一个漂亮的营销中心,一片精致的园林景观,周边会有高耸的广告墙围着。而即使是阿亚拉这样菲律宾一号开发商,也完全没有这套。一个略显寒酸的小售楼处在项目内部,要开车从施工道路进去,门口不要说景观展示广告墙,连个导示都没有,我们还是问保安才得以进入。里面一期建了几栋高层公寓,卖了二年了,价格从最初的一万五人民币涨到了现在的一万八人民币,可见销售速度还是很慢的。我想,同样的项目,如果是万科、恒大这样的国内大型房企来开发,即使马尼拉的房地产需求不如国内旺盛,销售速度也会快得多。

应该说阿亚拉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这从BGC的建筑外观与我们在他们总部大厦看到的样板房可以看得出,但他们整体的开发理念尤其是营销理念,可能和国内还有较大的差距。据说国内已经有知名开发商准备在马拉松开发大型的房地产项目,也许那时会对马拉松的房地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由于马拉松的房屋是永久产权,加上租金回报率比较高,最高年回报率可达10%,低的也在5%以上,所以近年来不少国内投资者开始涉足马尼拉房产,而阿亚拉这样的大开发商自然是他们的首选。我们在阿亚拉总部看房时,里面只有二拔人,而另一拔人是讲国语的中国人。

除了市内的高层公寓,我们还考察了一些别墅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二个片区,一个是机场附近的帕赛市,一个是从BGC往南的阿拉邦。

菲律宾的法律体系几乎是完全照搬美国。他们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房地产开发用地发分二种,一种是别墅用地,一种是公寓用地。别墅用地是既有土地权也有房产权的,但只有菲律宾人能购买,外国人不能购买,而公寓则外国人可以购买。所以无论是当地经商的华人,还是去投资的中国人,都只能购买公寓。当然也有少量当地经商的华人,通过变通手法购买别墅的,老板的一个合作伙伴就在距马尼拉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海滨度假区篷岛买了一栋度假别墅。

别墅在郊区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但由于别墅用地只能建别墅,不象国内,一般是做复合地产,是别墅、洋房、高层的有机组合,能较快的消化。纯别墅项目自然消化速度很慢。加上当地不够发达的经济,拥挤的交通,较低的开发水平,所以我们看的几个别墅项目开发进度都相当慢,好多年里面的住户还是稀稀拉拉。

马尼拉卖别墅是将整块地规划成一栋栋的用地,客户是买地,然后委托开发商来建和装修(也可以自己建和装修,但委托开发商省事得多),开发商会有几种设计方案供业主选择。一栋别墅占地从300平方到500平方不等,一块地的售价约在人民币200万到500万之间,建造费在100万左右。以一个首都城市来说 ,这个价格并不算高。但马尼拉的别墅区里面开发商公建的配套非常少,基本就是单纯的一栋栋房子,所以实际居住品质并不高。从我们看的几个项目来看,就是一个孤单的大门在那,完全看不到国内高端项目常见的那些精美的景观展示,豪华的会所等。只有在阿亚拉开发的一个别墅项目,因为一二期已经入伙了,外围有一些商业配套,里面客人也比较多,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五

住处附近,有一些圣托马斯大学,我从网上查资料,说这所大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学,里面保存着很多古老的建筑,我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我先在网上查了下路径,然后开着咕咚往那边走,但仍转了好久才找到这所大学。因为, 这所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学,实在是太不显眼了,他没有国内大学的围墙,也没有大片的校舍,你即使从边上经过也难以察觉。我对着地图转悠了好一阵,终于走到了网上看到的那栋古楼下。这栋罗马式建筑上有很多精美的雕塑,古朴的石墙上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我很想进去看一看,可惜保安不让进,我只得请人给我拍了几张照片后,怅然离去。

校园里有一片标准足球场,但没有跑道,这是我在马尼拉看到的唯一一片足球场。马拉松寸土寸金,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操场。我在马尼拉看到最多的,是简单的篮球场,这些篮球场有的是在路边一小块空地上,选一个高处挂一个篮球架(高度不一定标准,也没篮板,有个框就行),有的就在道路中间设二个架子,更夸张的是,在去篷岛的一个小村庄边上,我看到一个树杈上挂着一个篮球框,几个小孩在树下的土地上打篮球。

在寻找圣托马斯大学时经过一片贫民区,一群小孩在路边的一个篮球场打球,看我在拍照,一个小孩立刻停下来摆出POSE让我拍,表情得意而欢乐。菲律宾人很爱篮球,水平一度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我在想,将来有一天,这个少年会代表菲律宾出现在亚洲赛场再次进入我眼帘吗?谁说得清呢。

最后一天,我去了华人义山,这里是侨居马尼拉的华人魂归天国的地方。他们从千里之外的故土来到这里谋生,也许至生都想着落叶归根,最终,却只能到天国去寻找故乡的旧梦。

这一天是万圣节,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原本幽静寂寥的义山人头攒动,这其中有如我一样的游客,更多的则是那些亡者的后人。义山的墓地价格昂贵,甚至比房价更高,而到期后,每年还要交土地费。一块墓地少则十余平米,多则近百平米,彰显着死者家族的经济实力。有的家族后来生意衰落了,无力再承担祖上的墓地费,于是墓园就会将其墓毁掉重新卖给其它人。那时,其后人恐怕亦难以再在同胞中抬起头罢。

一个亡者的后人,多的数十口,平日可能也难得一聚,这一日从四面八方,甚至海外重洋聚集在一起,纪念先人,叙叙亲情。大的墓室边上甚至有房有床,可以在里面居住。当然,多数只是来祭扫一下,也许到了下午,这片墓园就将重归沉寂。而一座菲律宾华人抗日纪念碑,虽然碑上刻着上百人的名字,却因死者无后而纪念堂冷冷清清,令人唏嘘不已。

埋葬着数万华侨的墓园,也似是一座万国建筑博物馆。有传统的中式建筑,有岭南建筑,有罗马式建筑,有希腊式建筑,有较豪华的拜占庭教堂式建筑,还有混搭型建筑,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这些人生前的经历想必是充满传奇色彩而丰富波澜的,死后亦给世界留下了一幅壮阔的建筑群,让人从一堆凝固的石碑石墙中窥探到一段历史的纷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