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主人公罗辑是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看过《三体》的朋友们都被这本书强大的脑洞所吸引,被作者刘慈欣圈粉。作为一个从不看科幻的人,我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反复看了两三遍。

        书中人物众多,有人同情叶文洁,有人咒骂程心,有人非议罗辑。

        我很喜欢罗辑这个人物的设定。 罗辑这个人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去定义,玩世不恭?追求享乐?洒脱不羁?舍己为人?救世主?

        是,又不是。

        他是复杂的深沉的。

      都说罗辑是个玩世不恭没有责任意识的人,在他成为面壁者时,联合国秘书长萨伊坦言,“你作为一名学者是不合格的,你从事研究,既不是出于探究的欲望,也不是出于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学者,他并无多大成就,甚至是混吃等死的,这也是他最为世人诟病的地方。

        他出场的时候正在跟一个连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孩子约会,这已经不是他第一个女朋友,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个所谓的女朋友只能算是露水情缘。

      他福大命大,三体追杀他的时候,误杀了这个女孩子。女孩子的死对他没有产生大多影响,还真是足够渣。足够玩世不恭。难怪大家都批评他。甚至原著中,天下太平之际,人类就开始嫌弃他的过往。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罗辑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双学位,如果没有一点成就和能力,单凭投机取巧是无法作客清华的。

        他是杨冬的同学,是叶文洁主动找到的人。作者在安排罗辑这一形象时想必也是煞费苦心的,叶文洁是不是偶尔碰到罗辑的,就算是偶尔遇到为什么非要把宇宙的两条公理告诉他?这些未知是小说设置的悬念,也是小说的精彩之处。

      罗辑是玩世不恭的,这种玩世不恭的重要性在于,这种玩世不恭中充满洒脱旷达。

        他的洒脱旷达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他对待生活很随意,甚至认为没有太大意义,没有什么意义,又何必去纠结,这种价值观看起来问题很多,但也有一个好处,他没太多精神负担。没有精神负担,才能撑起所有重担,才不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作为面壁者,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这种心态让他少了很多束缚。就如李白,屡试不第的情况下,他转投干谒,通过结交达官贵人的方式进入朝廷,入朝为官并没有被官员这个身份束缚,他洒脱惯了,贵妃捧墨力士脱靴,没有人说李白玩世不恭,只说他是谪仙人。

        罗辑的洒脱就是李白的洒脱,他无所谓救不救世,三体危机还有四百年,为什么要为四百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而让今天坐立不安。他也没有人类必败的情绪,其他三位面壁者和他相比,一方面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心理上的压力,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失败情绪的折磨。做事情需要静心,拯救世界就需要忘掉自己在拯救世界。

        罗辑被人不解的除了玩世不恭,还有及时行乐。 他的享乐不是物质的挥霍,是精神的放逐。

        在人类危难的时刻他都提醒大家好好享受,这就跟战火纷飞的时候,庄子敲着瓦盆唱着歌为故去的妻子送葬一样。有些人的快乐只是内心的无可奈何。

        在太阳系被二向箔攻击的最后时刻,罗辑对程心说:“及时行乐一直是对,现在虽然行不了什么乐,也不要自寻烦恼。”

        坎特鄙夷罗辑不像面壁者,史强质问:“假如把面壁者的身份放在你身上,你会像他这样借机享乐吗?”

      坎特说:“我早就崩溃了”。

      罗辑的确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可是他的享乐已经超出了一般人对享乐的定义,享乐谁都会,大部分人的享乐都是物质的享受,无关乎精神,泰山压顶的时候,大家就享受不下去了,可是罗辑不同,在得知面壁人身份无法摆脱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举动,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他找到梦寐以求的伊甸园,那里有雪山湖泊草地和带壁炉的欧式别墅,他要与世隔绝。这一情节看起来简单,实则深刻,享受为什么不去灯红酒绿的都市?为什么要在与世隔绝的山林?他说,“不要告诉我这个地方在哪儿,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想一张地图那么小,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宽阔”。

        他的享乐跟别人的是不一样的,这样的选择跟面壁人身份有一定的关系,但也看的出他的与众不同。

        除了在住址上下了大工夫,他还找来了跟自己的梦中情人很像的女子做妻子,告诉她:“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女孩子,是面壁计划的一部分”。

        他太会享受了,在谈到三体危机的时候,他认为应该“抛弃一切烦恼,不仅是危机有关的,还有危机之前的所有烦恼,用剩下的时光尽情享受生活”才是危机时代最应该干的事情。想想也是,看看人类几百多年来都干了什么,从大低谷到经济复苏,人类经历了生死磨难,从威慑开始到将罗辑赶下神坛,人类经历了澳大利亚移民灾难,从广播纪元到二向箔出现,人类甚至都忘了自己该干什么。

        救世主罗辑认为享乐才是最重要的,令人咋舌,救世主怎么能享乐。享乐不同结果不同,他的享乐是纯粹的自我寻找,不是物欲的无限制挥霍。

      他的伊甸园象征着宇宙形成初期的伊甸园时代,也预示着宇宙最后的结局——回归运动。他享受的不是物质,是精神,甚至是纯粹的自己。

        他看到庄颜的时候,对着壁炉眼中含泪,这时候的他内心纯粹天真。在第三部中,百岁的罗辑在冥王星地下墓室看到和庄颜一起看过的那幅《蒙娜丽莎》,“一只老手抚摸着古老的画框,双眼平视前方,像是看着时光的深处老眼中有了泪光”。他想到了那个美好的人那些美好的过往。

        他若是一个简单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享乐主义者,怎会活的如此纯粹通透,终其一生,他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他所求,不过一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