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镇的桑园镇名字由来有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宋史》卷八十六,《地理志》载:
“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二十里。开宝三年(970),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宋志记载沧州、棣州都贡绢帛,保顺军既置于沧州无棣县,亦当有绢帛生产。”
此条引入深思,我们县城为桑园镇,历史上的桑园镇是不是盛产桑柘之地?
究地理原因,吴桥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土质肥沃,暖温带气候,适于桑蚕生长。而且劳动力条件充足,长期以来丝织业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副业,绢帛作为主要衣料应当成为可能,直至棉花全面推广以前,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查后唐某佚名僧人,曾从五台山出发经河北、河南、淮南、江南、岭南,再经江南西道、山南至关中, “遐游江表,十有余秋,凡睹圣踪,并皆抄录, ”其所遗《诸山圣迹记》言, “大凡河北道六节廿四州,南北二千里,东(西)一千里。…… 桑麻 (摭)日,柳槐交阳,原野膏腴,关闹好邑]。”可见华北地桑蚕丝织业的兴旺发达。
《宋史·地理志》对华北平原各路的桑蚕丝织业已有评价:河北路“茧丝、织絍之所出”;京东路有“盐铁丝石之饶”,“勤耕絍”;京西北路“丝枲漆纩之所出[”。都足证,此地仍盛产桑蚕,丝织业仍为家家户户的主要副业。
到南宋时期,华北地区尽为金占据,政权处于稳定时期,女真人采取保护桑蚕丝织业的政策。他们屡次下令:“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少者必植其地十之三;猛安谋克户少者必课种其地十之一,除枯补新,使之不阙”;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又“以京畿两猛安民户不自耕垦,乃伐桑枣为薪鬻之,命大兴少尹完颜让巡察”,“亲王公主及势要家,牲畜有犯民桑者许所属县官立加惩断”。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大定以后华北地区桑蚕丝织业再度恢复发展。南宋楼钥途经金国时写到:“土地平旷膏沃,桑枣相望”。《金史·食货志》记其时茶帛交易,“商旅(指金人)多以丝绢易茶”;又记河北、京东等地有专门的“桑税”,时人记载南宋夸为天下一品的定州缂丝仍存在,等等,均反映出金统治下桑蚕丝织业仍蓬勃发展的形势。总而言之,唐后期、五代、两宋,桑蚕丝绸业作为传统手工业部门始终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汉书》载:窦皇后家在观津广国,尝从其姨采桑堕,用为符信。知此地古悉种桑为浴蚕之地,故名桑园。据《德县志》:明初当地连年灾荒,饥民日众,于是“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诏天下州邑卫所植桑枣”。此地桑拓丛生,故名桑植镇,后改今名。
近读《台游日记》,清人蒋师辙记录了来到桑园的情况:
“七日晨,抵桑园,舟子以夜行也。地本名柘园镇,一曰桑儿园,明正德间刘六、刘七驻兵于此,都御史马仲锡招抚之,事见明史。或谓桑园以桑渊得名,引修市桑社渊为证。案修市在今景州北二十里,方舆悬绝,未可混同也。是日微雪,逆风而前,顺流如,至安陵小泊。俗曰安连,盖音之转。安陵本汉县。水经注:‘大河故渎北径安陵县西本修之安陵乡’。地理风俗记曰:‘修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斯其是矣。夕泊连镇。 ”从这则史料来看,桑元或柘园名字由来已久,名字不会错起。
桑蚕丝织业的分布最具普遍性,吴桥县也难免于植桑,桑园镇名字的得来,恐与植桑植柘盛有关。
桑园镇原属德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属河北。今为吴桥县城。从行政规格来说,这是德州七大古镇中最为发达的一个。京沪铁路经之,设有桑园站;因此也是七大古镇中惟一一个通火车、设车站的地方。吴桥县城西迁至此,与这个条件有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