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客栈的丽江古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丽江古城也叫大研镇、大研古城。
电话区码:0888。邮政编码:674100。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位于东经100.25 北纬26.86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多万人。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僳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包括古城区的古城及玉龙县的白沙古镇
现时列入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朝年代,因为所处盆地酷似一块大砚石,故称为大研古城(古时「砚」和「研」相通)。据说当时的统治者是姓木的,考虑到若在城外加建围墙,则等如在「木」字加上「口」形成「困」字,于是便放弃兴建城墙,这亦使丽江古城成为少数没有城墙的古城。 丽江古城街巷结构,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是:水傍街,街依水。顺水便知街何在,但丽江古城街亦有街的结构。丽江古城四方街,是丽江古城街巷的心脏。四大主街和两条侧街均从丽江古城四方街的四角和腰部左右辐射开去,东出五一街至大石桥,又分支出另一主街丽江古城新义街。每条主街又各分支出诸多小街窄巷,形成逐层外扩的格局,可以看出丽江古城由小而大发展的历史影子。
丽江古城的街道均由大小大体规整的五花石条铺成,光滑洁净。古代,丽江古城这街道就是路,就是连南接北的茶马商道,从石板的凸凹斑驳足可透见其历史沧桑。另外,丽江古城街道均有高低倾斜度,这主要便于洗街。如丽江古城四方街西高东低,一放西河水,满街的污尘弃物被一冲而净,归人中河里送出城外,古道古市便月月如新。
这丽江古城四方街并不四方,是个六亩左右的矩形宽街,纳西语称“芝虑姑”,意为集市中心。它的形制,一说仿照自称“天王”的木氏的印玺,象征木氏权镇此方;一说仿照丽江纳西族古老的龟体八卦图,四角长街为四足,中央镶五花石为龟背厚土, 象征丽江古城如龟寿千秋。这两说无从稽考,不妨作丽江民间演义文化来观照。
丽江古城的长街小巷多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含量。今新华街,延伸在丽江古城四方街西北角,由古时乌伯街和乌姑街呈直角形衔连而成。乌伯街沿西河西岸平伸,“乌伯”意为坡边上,即狮子山麓;乌姑街则从丽江古城四方街西面的西河边垂直而上,直至狮子山头,是一条较陡的山街,故名“乌姑”,意为坡头。丽江古城这条新华街的路面均由竖状的五花石板铺就,为最早的滇藏茶马道的出入段,所以乌姑之顶昔有接风楼,可居高尽览全城。乌姑街旧以制铜业为盛,尤以丽江铜锁闻名遐迩。乌伯街则因临西河而呈现“玉河烟柳”美景,且是一条织麻街、刺绣街、制鞋街、面条街。清代,乌伯有一座净莲寺,内有一位著名丽江纳西诗僧妙明,他出省云游归来,又在寺旁建了嵌雪楼,一时成为丽江诗人马子云、牛焘、杨竹庐等雅集吟咏之所,许多佳作一直流传至今。民国初,丽江纳西族第一个文学社“桂香诗社”也设在这里。乌伯与乌姑二街交接处,正对丽江古城四方街,有个“牌坊过罗”-意为牌坊巷,丽江古城巷口立三层楼的木牌坊,称为科贡坊,此坊系纪念巷内“一门三举”而建:清嘉庆年间,杨兆兰、杨兆荣两兄弟中举人,道光年间,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又中举,一时轰动,官府特建坊以彰扬之。至清末,丽江古城这条巷内又出了一位和庚吉进士,他也是著名的丽江纳西族诗人。新华街可说是一条悠古的丽江文化街。
丽江古城另一条文化街叫“告肯”,即今五一街。出丽江古城四方街东北角经大石桥即到。清代改土归流后,首任流官知府杨秘和教授万咸燕创设的丽江古城雪山书院就在此地。丽江古城书院创设180年间,培养出一大批纳西族科贡之士。清代诗人木正源任过书院山长,“告肯”街也涌现出“丽江杜甫”桑映斗三兄弟,桑氏诗作传诵一时。此外,在《木天王三抢杨神医》传说中的主角-名医杨氏家族、清末名医和箴编撰《玉龙本草》、民国年间名药“寿元丰”,都在这里弘扬开去。从丽江古城五一街延伸到文明巷、文治巷内,纳西语称“斯吉”,这里是清代改土归流后流官府署及其附属机构、文庙、武庙等所在地,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著名史学家方国瑜就生在这里。
丽江古城光义街,从四方街西南角延伸而去,直至南门-“母孔”,作为西南方的出人之道,这条街历史上出了几个大商家,如赵氏、周氏、余氏,他们使这条街带上了经济街的色彩。但丽江古城这条街从西南端的光碧巷弯到南面的忠义巷,再北折至今新院巷,明代却是显赫的王府街,因这三条巷围护着“拟于王者”的木府。丽江古城新院巷原名官院街,丽江纳西语译名“官当阁罗”,丽江古城全巷原设三大木牌坊门:一大门在巷北与今七一街交汇处,称关门口;二大门在巷中间,叫“天雨流芳”坊,横匾上的这四个字为汉纳双语,纳西语意为“去读书吧”;三大门在木家院正门前,为门楼式牌坊。丽江古城新院巷与忠义巷之间为马鞍桥,又称玉带桥,据说是仿天安门金水桥而建。过桥正是“忠义”石牌坊正门,进门便是木府。丽江木府按原形制重建,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主体建筑仪门、议事厅、丽江古城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过街楼、家院、走廊、官驿等,依序排列在中轴线上和两侧,气势恢宏。
今七一街,丽东纳西语称“芝满”(尾街),从丽江古城四方街东南角延伸出去,丽江古城路面铺的五花石板均横状,它是古代连接丽江古城与内地的必经要道,后来演变成百货街、酱菜街、粑粑街。倒是丽江古城这条街的几个支巷别有特色:第一支巷“吉丁铺”意为(中)河那边,因该巷出过一位百岁老人,立坊以庆,故改汉名百岁坊。丽江古城巷内出过拔贡诗人和东桥及几位和姓将领。抗战时期,大理喜洲人前来开商号,一时又有“喜洲巷”之称;第二支巷“吉沙沙”,意为泉水飘洒,汉名却叫太史巷,现名兴文巷,因为这里出过一位道光年间的翰林李樾。但到了民国年间,这变成金融巷,当时有影响的丽江银行设在这里;第三支巷“诗干敦”-杀猪巷,即今丽江古城崇仁巷,巷名不奇怪,而值得称奇的是从事屠宰业的角色几乎全是丽江纳西女人,她们的泼辣豪健可见一斑。
丽江古城四方街东北面的主街新义街,有两个支巷,一是密士巷,如今成了“洋人街”,过去称牛家巷,因出过几位牛氏实业家,而丽江纳西语的古名却又是“阿营灿”,据传说这里曾是元军南下过丽江时的驻扎地,“阿营”是丽江纳西语对蒙古军的称呼,“灿”即村。二是积善巷,丽江纳西语称“串敦乌”。两巷之间古名“汝钦当”,意为卖草街,古时这里马店很多,藏族商家常来常往,卖草业很兴旺,成为古代茶马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说远点,这卖草街自然是元代军马驻扎后沿袭下来的一个历史印记。丽江古城街巷的地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大抵如此。 丽江在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时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
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
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
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归流政策以后,便成为一个纳西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纳西东巴教发源地)的纳西人和金沙江东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丽江坝区的纳西社区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步加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