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做作业,被气死你活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文 | Soso

请原谅标题我用了口气激烈的措辞,但这话并非针对谁,而是针对我自己。

前两天,朋友圈被一篇“陪孩子写作业,大人心梗住院,做了两个支架”的文霸屏了,文中各路麻麻还晒出了自己的“陪读血泪史”,哎呀,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我在一个朋友转发这篇文时留言说,幸好我家不存在这种情况,她说,看来你脾气挺好的。哎呀,还真不是,这位朋友,请原谅我偷换了一个概念,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家“现在”不存在这种情况。现在小女7岁,上二年级,之前上一年级时,我摔过她本子,她爸爸揉过她一张满是叉叉的卷子,我在教她做作业时,甚至用很钝的刀子割过手腕,才克制住把她扔下楼的冲动……是的,我毫不掩饰,我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妈妈,我越想做跟自己父母不一样,不打骂孩子的麻麻就越做不到。

那是不是因为孩子上了二年级,成绩比一年级好了,所以我不焦虑了。很遗憾,也不是,昨天,她还拿着两张成绩很烂的卷子回来,一年级英语常常得A甚至A+的,昨天的卷子只得了C——史上最差成绩,哈哈

所以,焦虑的各位亲,从我这,你们的确得不到任何培养一个成功孩子的诀窍,我能说的,只是我怎么调适自己心理的一个过程。

首先,幸亏我学过点心理学,在怀孩子时就接触了“自由与爱”的理念并且认同——尽管我现在还做不到,所以我认为,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有成因的,我愿意去内观、觉察自己的“因”是什么。

女儿一年级下学期时,一次去开家长会,我认识了她的心理课老师王琳老师,散会后很厚颜无耻地占用她时间聊了会儿,经她介绍我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理咨询——是的,之前我也接受过心理咨询,但是,个人成长的路真是漫长啊。

几个月的心理咨询过程,我一直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不断去做一个功课——实现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厘清我的情绪有哪些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套路,我对孩子的期待又有哪些来自我父母对我的期待,诸如此类,不断去接纳内心深处那个在童年时受过伤的孩子,从而才有力量去接纳眼前的这个孩子。

期间我在喜马拉雅FM上听了陈默老师的《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也加入了一个学习做不焦虑家长的群,发现好多家长比我还焦虑,什么孩子写字慢点、不太整齐就撕本子的大有人在,哈哈,这下我心理平衡了——要知道,在我摔孩子作业时(其实只有过一次),我可沮丧到了极点,觉得自己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麻麻了。而听陈默老师说的,我也觉得很受用,老太太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其实我一向对各种“名家”保持质疑的态度,谁让我之前是记者,职业习惯就是质疑呢。但是,这老太太讲课,哎呀,快人快语,一针见血,我顿时被她圈粉。

我最受用的,是她开篇就讲“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照了下她认为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几点:身体健康,自知、知道自己要什么,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懂得人际交往,有学习的能力,有自己的兴趣等等,我觉得我培养孩子的方向无比正确啊,听完这个讲座,还真的放下了焦虑。

以上说的是过程,以下总结几点,当焦虑涌上来时,我是怎么调适自己的心理的。

1、找回初心。

想想7年前生她时,心里其实只是企盼着她生下来手脚齐全,身体健康,仅此而已。

但是随着她日渐长大,自己对她的期待越来越大,因为自己小时候总被父母拿去跟人比,原先决心不把她和别的孩子比,也渐渐忘了起初的誓言。看到别的孩子一口流利英语,也给她报了英语课;虽然是她自己选择学了钢琴,可是看到别的孩子弹得那么好她总是弹得磕磕绊绊,我也常常在她弹琴时唠唠叨叨……哎呀,不堪回首

后来我对自己说,要学你自己学,别逼孩子,她爱学不学。因此我为了说一口标准的美语,重新学了赖世雄的标准美语音标,也会在陪她上钢琴课时偷师,回家后有时间就练一下。

退一万步去想,如果现在孩子忽然生一场大病,我一定会暗暗对上天祈祷,只要让我的孩子健康,我什么都愿意,女儿,妈妈以后一定不给你施加压力。那何不趁孩子现在健健康康就如此呢?是的,当我找回初心,我也放下了焦虑。

2、接纳孩子。

学校教育,毕竟是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但是作为麻麻,我理应理解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喜好和长处。

女儿没上过幼小衔接,所以整个一年级她几乎是蒙圈的状态,花了好大力气才认清楚拼音,加减直到现在有时候还分不太清楚。我的态度是,我会给她讲,每错一次就讲一次,但我不要求她立即掌握——哈哈,毕竟硬要求也要求不来啊。就像她不太分得清楚左右手,常常把q写成p,把J写成l,去检查视力时也只能指左指右而说不出左右,那我只能接纳,她现在的阶段就是如此,强求不得。而且我丝毫不怀疑她智力有问题,因为她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如是就够了。

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这件事,我说几个真实的我的同学的故事吧。

故事一。

我上一年级时,同桌是一个叫文伟俊的长得蛮好看的男生,那时我还暗恋他呢——哈哈,我从小看港剧,比较早熟。第一次语文测验,考的拼音,我考了90多,他考了5分,记得当时我还取笑他来着。总之刚上小学那两年,他的学习都很差劲,三年级分了班,我们分在不同的班,五年级,他去了别的学校,我就不了解他的情况了。

初中时我作为物理尖子生去参加物理竞赛,竟然意外遇到了他,我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他曾经考过5分,但是当时我惊讶地看着他说,哇,你现在学习这么好了呀。后来中考时,在考场上我又一次遇到他,还彼此鼓励,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哦。结果皆大欢喜,我们都考上了全市惟一一所重点高中。

故事二。

我高二的同桌,叫Joey,一个英语说得很流利,小提琴拉得很好,很爱笑、阳光的女孩子。可是她当时真是数学白痴啊,因为我学习好,常常给她讲题,可是发现她都不怎么能听明白。

大学毕业后我们没再联系过,去年重新在微信上相遇,发现她竟然嫁到了美国,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她现在在美国教高中数学,而且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相遇后我第一句话就问她,你是怎么能做到数学老师的?她说,我在美国因为语言不过关找不到工作去学英语,老师认为我应该学数学,于是从头学起学了几年,发现十几岁不能听懂的数学原理,二十几岁一下就懂了。

嗯,看,曾经的数学白痴也能当数学老师,看来人的潜能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激发出来的不是吗?这是我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我就不扯什么爱因斯坦、爱迪生那样的天才了。

那有没有就是没有某方面潜能的情况呢?有啊。我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正上着数学课,一个同学开始用脑子撞头,大叫自己就是听不懂,头疼啊。她没有考上高中,上了卫校,现在是一名很热爱自己工作的护士,而我这个她们眼中曾经的学霸,还经历过迷茫甚至抑郁的阶段呢。

也许,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是公平的,看你是否接受而已。即使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又何尝没有自己的特长?我有个忘年交,叫彤彤,她出生时呛了羊水,大脑缺氧,学习一直跟不上,情绪控制也有问题,但是她动作协调能力特别好,独轮车、跳交谊舞,她玩得溜着呢。

很多鸡汤文一味强调人要努力,要成功,可是在我看来,惟一值得努力的,是接纳。

3、给孩子自由。

上学期临近结束时,女儿挑衅我们的一番话,很触动我。她说:“你看,前一段你和爸爸严格要求我做练习册什么的,我不想做,学习也没有进步,这一段你们不管我了,我学习反而进步了。”

有一个问题很需要思考: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还是家长的事情?如果家长给孩子定了学习的时间表,没有给予孩子安排时间的自由,孩子会认为,学习是家长的事情,我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就可以了,其实激发不出来孩子的内驱力。倒不如把学习的自由和为之需要承担的责任交还给孩子。

这个学期我就是这样做的,孩子放学回来后,我会提醒她今天有哪些事情需要完成:作业、练琴等,时间你自己安排,作业有不懂的,可以寻求妈妈帮助,但是别指望妈妈全程监督,因为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说完我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只是在她需要时协助。我发现她有时候会先看一会儿电视,我也不强令她必须先完成作业,发现她反而很有自制力——这点真的比我强多了,扯着扯着又要扯到原生家庭,因为我从小的生养环境比较压抑,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有拖延、放纵的毛病,也在不断与这些毛病做斗争,直到接纳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慢慢重新长出自制的萌芽来。

再说回昨天她拿回来的两张成绩很差的卷子,我发现她有些知识点的确是掌握不牢,有些是题型不太理解,于是我给她讲了一遍。而且我看到了她的进步——上两个学期课堂作业鲜有全对的情况,这个学期听写已经有很多次全对啦。那么,为什么眼睛要只盯着她的差距,而不去肯定她的进步呢?

最后想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别剪短了他的翅膀还怪他不会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