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下山偷吃羔羊的原因是啥?熊猫不是吃素食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2-27
熊猫吃羊见报已不是首次,事情发生在四川省峨边县的勒乌村。从1991年秋到1992年2月,村里被野兽咬死20只羊。秋天,山里不缺少食物,野猪不会进村找食的,那是什么野兽咬的呢?

直到3月的一个清晨,村民阿呷早早起来要将羊群赶到山下去出售。打开羊圈,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只大熊猫正在酣睡,旁边是一只羊的残肢,口边和爪上血迹斑斑,无疑,羊就是被它咬死吞噬的。阿呷的到来,搅醒了熊猫的美梦,它伸了懒腰,然后擦过阿呷的身边,蹒跚地向堙外的竹林走去……

大熊猫吃食很挑剔,只吃鲜嫩的箭竹,为什么现在吃起荤来了?

动物学家们到勒乌村实地考察后,告诉村民们:看来,这只大熊猫就是连续4个月做下血案的凶手。但动物学家解释,大熊猫吃荤这件事并不稀奇。这在远古时是一种食肉动物,和熊是同祖。尽管后来大熊猫从食肉动物中分化出来,但它的犬齿和裂齿仍然比较发达,胃肠也像肉食动物那么简单、粗短。有时,它们也还会吃些荤食。生活在野外的大熊猫常常会扒土掘洞抓一种生活在竹林中的小竹鼠来吃。在动物园里,工作人员也会常给大熊猫喂点羊肉末和羊骨头之类的荤食。这大概是它们还保留着食肉动物远祖的一些性格吧。

有些人认为大熊猫一直是食草动物,其实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还要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一向喜欢吃竹类食物的熊猫吃起了羊,极有可能是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人类的活动影响到了熊猫的栖息。
第2个回答  2013-02-27



 “快看,一只大熊猫在前面林子一树下。”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山峰村村民克惹沙机在村边公路下方的林里地,发现了一只成年大熊猫在树下徘徊。

  “大熊猫在吃羊!”村民们获知消息纷纷围观,大熊猫受到惊扰后下树朝山上走去,并把未吃完的小羊羔叼着走了。

  峨边、宝兴县林业局以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减少对大熊猫的打扰,通过让围观群众减少说话以及喧哗,过往所有车辆禁鸣笛等方式就地展开保护措施。当地畜牧局兽医专家也对大熊猫的行动、毛色等进行观察后,确认大熊猫身体健康。

  “宝兴县灵关镇建联村由于地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可食竹类丰富,主要有方竹、箭竹、白夹竹等,大熊猫经常出没农家做客,但主动攻击捕食家畜在当地还是第一次发生。”


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但在第四纪冰河时期,由于环境的改变,许多大型哺乳动物都灭绝了。而熊猫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食性,以植物为食。但它的肠子很短(像大多数食肉动物一样),无法消化植物纤维,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竹子来获得营养。


熊猫是素食动物,但是它会吃肉,正好像狗狗也会吃水果.只不过熊猫太笨了野外是抓不到猎物了而且有竹子吃干嘛要废老鼻子劲抓肉


大熊猫吃什么?吃竹子、吃笋,故有素食“和尚”之称。可也有人说,它是个不守清规的“和尚”。它吃竹子也吃鼠、鸟、兔等一些动物开开荤。大熊猫到底吃素还是吃荤,则成为了一个谜。

大熊猫吃素是事实,鲜嫩的竹子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在野生中,一只大熊猫一天大约要吃掉300根嫩竹,大部份时间都是坐在竹林里晃着脑袋,津津有味的吃竹子。据研究大熊猫的专家说,草食类动物,它们都有复杂的消化系统,或是很大的盲肠,如马或多室胃如牛。而且,其中都共生有细菌和原生物千毛虫,动物可借它们之力将植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吸收,以保证生命活动的葡萄糖。可大熊猫呢?只有和猫、虎等食肉动物一样简单的消化道。这样的消化道按理说,无论如何是对负不了竹子这样坚韧难以消化的食物的。

可是,大熊猫又最爱吃竹子。而且,每天要吃很多的竹子。那大熊猫是怎样把竹子消化的呢?这又是个谜。据专家研究发现,它采取进食方式只能是快吃快屙。它在抓到可吃的笋、竹子后,只简单的咬嚼几下就囫囵吞进,有时把一根冷箭竹掰成几节一齐塞进大嘴,表示出一种强烈的食欲望。它们的爪和嘴配合准确,从抓住竹(笋)、摘叶、剥壳和咀嚼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如此灵巧的动作,真是令人赞叹不矣!

大熊猫是采吃竹子的“能手”,也是排泄粪便的“能手”。因为,大熊猫为获取必要的养料就必须快吃,要快吃就必须快屙。有时一处即推积约250克重的粪团多达500到600团之多。一只100千克重的大熊猫,最多时一天排粪多达57千克。可见大熊猫对食物消化是极为不充分,从食入到排出仅仅5个小时,通常还保持着植物的原有绿色。

根据化验,竹子中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可供消化的热量和萄萄糖都很少,一只大熊猎一天只能通过食物中,获取2000大卡热量。为了生存,它们每天要花费16个小时,寻找那满山丛生,冬夏皆绿的竹子填饱肚子。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奈文大学动物专家,关于大熊猫能从消化植物细胞壁中20%以上的半纤维素,并从中获得相当数量的葡萄糖的报告,经过进一步化验证实后,从而得知大熊猫每天获得的热量可增加为4000----6000大卡。于是,解开了熊猫是如何解决热量不足之谜。

大熊猫消化道简单,没有微生物帮助消化,为什么能分解、吸收半纤维素以至部份纤维中的葡萄糖?只今还是个谜。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被称为“竹林隐士”、“素食者”。可是,通过调查,在死去的熊猫胃里,竞然有小型啮齿动物的残骸。在竹林里生活着一种叫肥猪的竹溜子(竹鼠)。它长的个子小,行动灵活,能打洞钻到地下,专吃竹笋。大熊猫用它那带有肉垫的小脚掌,尽量不发生响,暗地里查我。一旦听到竹鼠在地下啃竹笋的生声音,先找到洞口,大熊猫一边喘着气,一边用前爪使劲柏打地面,吓得洞里的竹鼠心惊胆战的往外逃。被等在洞外的大熊猫抓个正着,一恕之下,竞把竹鼠整个吞下。以“素食者”著称的大熊猫,怎么下开起荤来了。报载,大熊猫原来是吃肉的,后来因环境所迫,吃不到荤食,而它们所栖息的四川、甘肃、陕西一带到处是竹子,于是大熊猫便渐渐改变了食性,从吃肉变为吃竹子。但仍保存着食肉兽的特征。如具有尖锐锋利的犬齿和爪子,肠子短得只有体长的4---5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


习性

大熊猫喜欢独居,每只大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

 饮食习惯

熊猫有时会像熊一样捕食一些小动物,少数个体偶有食肉的现象,但它们主要的食物是竹子。熊猫像人类一样的大拇指能帮助抓握竹竿,强而有力的双颚及後方扁平的臼齿能让它们咬碎竹子坚韧难嚼的纤维,胃中一层厚厚的黏膜能防止它们的胃被竹子尖锐的碎片划伤,但熊猫没有像其它草食动物一样像梳子一样的尖牙,它们的胃中也没有草食动物该有的“纤维消化细菌”来帮助消化和吸收植物中的纤维和养分,且竹子十分粗糙,养分少之又少,熊猫每天要吃10-20公斤的竹子,并咀嚼上千次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但由於熊猫十分的挑食,再加上近年来竹林的开发,让熊猫无法找到足够的竹子,使得它们的数量岌岌可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