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BFF和网关是如何演化而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BFF(Backend for Frontend)和网关Gateway是微服务架构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相对比较新,有些开发人员甚至是架构师都不甚理解。(伟哥一直是做前端的,第一次听师父说BFF这个问题,还以为他说错了,前端没有BFF,BFC倒是有一个🤦‍♂️)

本文用假想的公司案例+图示的方式,解释BFF和网关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演化出来的。希望对架构师设计和落地微服务架构有所启发。

我们先把时间推回到大致2011年左右。假设有一家有一定业务体量的电商公司CoolShop,在这个时间点它已经完成单块应用的解构拆分,内部SOA服务化已经初步完成。这个时候它的无线应用还没有起步,前端用户体验层主要是传统的服务端Web应用,总体服务化架构V1如下图所示。

时间转眼来到2012年初,国内的无线应用开始起风,CoolShop公司也紧跟市场趋势,研发自己的无线原生App。为了能尽快上线,公司的架构师提出如下V2架构,让App直接调用内部的服务:

这个架构有如下问题:

V2架构问题太多,没有开发实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架构师经过思考决定在外部设备和内部微服务之间引入一个新的角色~Mobile BFF。

所谓BFF其实是Backend for Frontend的简称,中文翻译是为前端而开发的后端,它主要由前端团队开发(后端微服务一般由后端团队开发)。BFF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服务,将后端的微服务进行适配(主要包括聚合裁剪和格式适配等逻辑),向无线端设备暴露友好和统一的API,方便无线设备接入访问后端服务。

新的V2.1架构如下图所以:

这个架构的优势是:

V2.1架构比较成功,实施落地以后支持了CoolShop公司早期无线业务的成长。随着业务量进一步增长,投入无线研发的团队也不断增加,V2.1架构也逐渐暴露出如下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架构师经过思考决定在外部设备和内部BFF之间再引入一个新的角色~API Gateway,新的架构V3如下图所示:

新的架构V3有如下调整:

在新的V3架构中,网关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它是解耦拆分和后续升级迁移的利器。在网关的配合下,单块BFF实现了解耦拆分,各业务线团队可以独立开发和交付各自的微服务,研发效率大大提升。另外,把跨横切面逻辑从BFF剥离到网关上去以后,BFF的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业务逻辑交付,实现了架构上的关注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

业务在不断发展,技术架构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来应对需求的变化。近年,CoolShop公司技术团队又迎来了新的业务和技术需求,主要是:

为满足业务需求,架构师对服务化架构又进行了拓展升级,新的V4新架构如下图所示:

V4整体思路和V3类似,只是拓展了新的接入渠道:

V4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微服务架构,从外到内依次分为:端用户体验层->网关层->BFF层->微服务层。整个架构层次清晰,职责分明,是一种灵活的能够支持业务不断创新的演化式架构。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dadadechengzi/p/9373069.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