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例话》中的12个要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读书先了解每个词的意义,积词成句,再了解每句话的意义,积句成篇,再了解全篇的意义;回过来,据全篇的意义再来了解每句的意义,据每句话的意义再来了解每个词的意义,这是循环。经过这样循环解释,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

学文须看韩、柳、欧、苏 。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句处。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如何是主意首尾相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第四看警策句法,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下句下字有力处,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如何是实体贴题目处。(吕祖谦《古文关键.总论看文字法》)

第一看大概主张,只看全篇主旨。对论文,提出什么论点,文中往往说明,不难看出。对记述文,全篇主旨不说明,就费探索了。

第二看文势规模。什么叫文势,《文心雕龙.定势》里讲到是势,比方可床陡,水流急;河床坦,水流缓;这就是势。文章有各种体裁,不同体裁具有不同要求。

第三看纲目关键。纲目是提纲,如同做报告,没有写讲稿,就列一个提纲,按照提纲讲。读文章也一样,要看作者的提纲,即了解全篇的段落大意;掌握段落大意,也就掌握了全篇内容。

第四看警策句法。这篇短文的主旨在抒情,写得感动人心之处就是警句。

这样分四次看,每次的注意力有所侧重,比一般的读书更细致,更注意分析,读过的收获也会更多。

辩流别是一种读书方法,好比河水,从源头下来分成几个支流。辨别就是辩明有几个支流,他们的流向是怎么样的。大抵先读一家的书,读了以后要探索一下它的影响怎样,就要读那些受他影响的别家的书,再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这样读书,就比光读一家的书要进一步。

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词欲能副其意,复习。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词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

这里提出意——词——气,好比讲话,有了意思才讲,这是意,意通过语言来表达,就是词;讲话的语气和气势就是气。作者行文时的气是从哪里去找?就是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缓急中去体会;体会到作者行文的气势,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声情及作品的艺术性。

因声求气还要求“必讽诵之深切久”,即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深情来,还要求对古人的情意有“深切”了解,能长久的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最简便方法,因为把熟读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去,也就是把这部书的词汇装进脑子里去了。对于这些词,第一次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第十几次、几十次读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熟读,接触这个词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

作文须立意。苏东坡云:“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李腾芳《山居杂著》)

这里讲写作,要先有命意,才好选材。本来作者从生活中有了感受,产生命意,就可根据生活中的感受来写作。但事物是复杂的,作者从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可能不够深厚;凭感觉写出来的文章,它的力量或嫌不够。要是作者既有了生活感受,又积累了有关这方面材料,这样,他的积累就比较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深厚,更富于说服力。

同样的材料,由于主题不同,可以写成不同的文章。好比同样是果子,厨子可以用来装在盆里供客,医生可以制成药品。由于目的不同,选材也会不同,比方橘子在待客时。。就剥去它的皮,做药时就用它的皮,这是“同文异取”。比方梅子,可以用糖来煮了吃,也可以用作酸梅汤,也可以作调味品,这是“同取异用”。写作也是这样。

《文心雕龙.事类》里讲的“事类”,就是指收集材料。

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收集事类的方法。对事件要摘录要点,对言论要摘录论点,把它们收集起来,供写作或研究用。

章学诚对一意求又提出新的意见:“学在自立,人所能者,我不必以不能愧也”

苏轼的一意求,是收集事类供作文之用,不是做专门学问。他每次作一意求,先搜集一方面的材料,如搜集政治方面的材料,再分别搜集经济方面的材料。作文时要哪一方的材料,就到哪一类中去找。这是给作文准备材料的,而不是做专门做学问。

善于细微地体察物象,抓住它的特色来写,不一般化;物象会引起作者的感情,结合这种感情来写,才写出作者的独特感受。这样既写出物象的特色,又写出作者的感受,才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章。

从活处看,就是从生活中看出道理,不讲空道理。生活丰富多彩,个人的生活体验又不相同,所以能从生活中看出的道理,不会雷同,不会一般化。比如,离开了生活,空说君子要培养人才,就一般化。如果结合生活体验,说看到大自然中的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潭中跳跃,这种生动活泼的景象入于眼目,出于自然,从而体会到培养人才。

文章的开合本于自然。事物的道理本来就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虚的有实的。讲道理时,有时从正面讲的,有时反面引起的,有务虚的,有务实的。先务虚,不接触正题,就是开;务虚后归到正题,就是合。归到正题后有时还需放开,这又是开。放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理,再归到正题,这是合。讲道理时,有时要经过多次反复,即由开到合,由合到开,最后再到合。讲道理就是这样的过程,所以写说理文章也要像这样运用开合。

在辩论中,有两种态度一是不让人家说话,就给人家上纲,讲得好像振振有词。但人家是不是这种意思,根本不管。那样,既不能说服人,也使自己陷于主观武断。一种是让人家说话,把道理说清楚,然后针对他讲的道理来进行辩论。这样才能说服人,也使自己的辩论符合实际。

叙事文要把事情讲清。事情是由人物构成的。一件事由几个人参加,以谁为主来写,值得考虑。事情往往很复杂,有时一件事有甲主管,但实际经办的是乙,幕后操纵的是丙。这时候,就不能以甲为主来写,有时候主要写乙的活动,有时候觉得写丙的操纵,才能把整件事情写出来。这里就显出宾主的变化。小说里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是把两方的事物对照来写,先写甲方,再写乙方。写甲方时以甲方为主,写乙方以乙方为主,这是比较简单的。也有甲乙双方交锋,有时采用花开两朵的写法,有时以甲为主,有时以乙为主,要看情节变化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