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题结合案例把关人理论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23
1. 百度百科对“把关人”理论的定义是:“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最早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的文章《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卢因指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经过具有“门区”的渠道,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被传播。
2. 在大众媒体时代,大众媒体掌握着话语权,记者、编辑、总编等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控制着舆论的方向,这种传播方式是单向和线性的,甚至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既可以成为舆论的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大众掌握了话语权,舆论的传播方式更为分散和泛化。传统的“把关人”角色面临弱化和解构的风险。
3. 例如,网络上曾经传播的一条关于“注胶虾”的视频,视频中一名女子从每只皮皮虾背部取出一条较硬的、红棕色的物质,并指责商贩“注胶”。这条视频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并被大量转发。后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在微博上进行了辟谣,指出视频中的“注胶”实际上是皮皮虾未成熟的虾黄,并非胶。这种虚假新闻能够快速传播,部分原因在于“把关人”角色的弱化。
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把关人”。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们的参与和发声使得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更加全面、完整、真实,帮助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只需对自己发表的言论和立场负责,这使得他们摆脱了传统大众传媒的层级和审核约束。加上使用虚拟名称,最后一道“把关”功能也相对减弱。
5.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成为首要任务。我们需要不断通过自我反省、法律法规、舆论监督以及网络制度的完善等多种方式,强化“把关”环节。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