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货运车、电动自行车...南宁交警推出20条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21

2019年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1%和4.36%。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5%和33.33%。2020年,南宁交警坚持疫情防控和交通安全两手抓,结合实际研究推出“预防交通事故20条措施”,创造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

隐患排查整治有新突破

南宁交警部门全年先后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清零、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29次,排查运输企业2762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公路严重安全隐患共55处。通报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1692辆次、逾期未报废1255辆次、三条以上违法未处理1264辆次,分别6次联合交通、安监等部门组织召开警示约谈会,对148家违法多发、事故高发的客货运企业进行联合约谈,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了全市共1800辆混凝土搅拌车和521辆“泥头车”安装盲区监控系统,有效避免大型车辆因转弯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

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新成效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部署要求,采取南宁市区支援县乡、跨县联合整治等方式,持续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霹雳行动”、“飓风行动”、“暴风行动”以及“逢五”“逢十”“逢周末”等专项行动。2019年先后开展专项整治162次,夜查行动269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48.4万起,其中,查处机动车驾驶人酒驾7754起、醉驾1492起、毒驾22起,货车超限超载行为5743起,“泥头车”(自卸货车)交通违法行为15.9万余起,查处电动自行车51.8万起,查处“五类车”“九类交通违法行为”2.6万起,有效规范了机动车通行秩序。

农村交通防控有新进展

南宁交警以“幸福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零酒驾”示范乡村创建、农村平交路口“一灯一带”建设等工作,推广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在县、镇建设完成了29个警保合作劝导站和车驾管社会服务站,有效补齐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短板。

交通警示宣传有新亮点

集中开展“五大曝光行动”,全年共曝光事故多发路段10处,高风险企业20家,突出违法车辆4908辆,酒驾醉驾3259人,典型事故案例36起,终生禁驾30人,形成了震慑效应。精心策划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媒体、进网络“七进”活动以及“美丽乡村安全行”、电影下乡、“全国交通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意识。

增强预防事故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有忧,交通事故仍然高发频发。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交通运输秩序逐步恢复,客货交通流量明显回升,上路行驶车辆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风险随之上升。

3月9日,马山县发生了今年全市第一起死亡3人的较大事故,涉事摩托车搭载3人且无牌,暴露出了农村交通管控薄弱的短板。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市辖五县和武鸣区的死亡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的63.86%、62.99%。不论是“控大”还是“减量”,农村地区都是重中之重,事故预防压力最大。此外,重型货车和电动自行车肇事肇祸,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发高发,以及道路设计先天不足和交通安全设施缺失带来的风险依然较为突出。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社会复工复产精准稳妥推进,道路交通运输秩序有序恢复,南宁交警坚持疫情防控和交通安全两手抓,结合实际研究推出2020年预防交通事故20条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

01支队成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预防事故目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事故情况,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02各辖区大队对应成立预防事故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预防事故工作专题会议,分析本辖区事故规律和特点,查找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建立完善机制

03完善大数据研判分析机制。完善支队、大队两级事故分析模型功能,加强交通事故信息录入管理和运用,利用大数据综合研判平台对全市交通事故情况进行分析,为科学决策部署提供依据。

04建立排名激励机制。每月对各县(区)交通事故指数作统计,通过同比和环比数据分析量化事故预防工作成效。

排查清理隐患

05排查清理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源头隐患。每月排查全市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重型货车、重型挂车、营转非大客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和三轮摩托车等车辆逾期未年检、逾期未报废,有3条以上交通违法未处理,驾驶人驾驶证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记满12分以及涉酒涉毒失驾人员信息,依托缉查布控系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隐患清零。加强与各行业协会的沟通,推进货运车辆右转盲区监控系统及蜂鸣器装置安装工作。

06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对排查发现的19处道路安全隐患点段按照“一点一思路、一点一办法”原则分别形成治理方案,落实治理措施、治理时限和责任单位。

创新工作模式

07设立城区交通劝导岗。全面梳理大型建筑工地、货运市场等重型货运车辆密集通行区域情况,督促业主和企业派员设立安全劝导岗,协助对进出工地、市场的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提示。

08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自律。货运车辆发生亡人交通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通报其挂靠公司,暂停或压缩区域通行证办理需求;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在客货运行业开展争创“零严重违法”“零亡人事故”活动。

09深化城乡结对子勤务机制。根据县乡交通事故规律特点,抽调城区大队警力充实到农村地区重点路段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执法干预,纠正交通违法陋习。

加强秩序整治

10严查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每日23时至次日4时管控力度,在市区范围,每天开展城市工程运输车专项整治;在城郊结合部、农村地区及高速公路,每周组织不少于3次夜间时段统一专项整治行动。

11严查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查电动自行车超员、闯红灯、逆行、酒驾、毒驾、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有3次以上交通违法记录的驾驶人,责令参加交通安全学习3小时并予以罚款处罚。

12强化农村地区面包车摩托车管理。在城郊结合部、农村地区每周组织不少于3次专项统一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酒驾、毒驾、超员、超载、无证驾驶、逾期未年检、未报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13深化酒驾、醉驾、毒驾专项整治行动。科学合理调整夜间勤务安排,每周安排不少于2次酒驾、醉驾、毒驾统一整治行动,切实净化夜间城市交通环境。

强化科技建设

14建立交通事故预防研判系统。研究推出集信息采集、事故研判、分析决策等功能的智慧系统,实现交通事故情况一图显示、一图研判,促进交通事故预防精准化。

15推进城区智能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一批监控探头、电子警察、交通卡口等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路口路段闯红灯、超速、违法掉头等交通违法的非现场执法力度。

16推进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立体化防控、网格化管理,积极发动各种力量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和水平。

广泛宣传引导

17组建宣讲队伍。抽调警力组建支队交通安全宣讲队伍,面向全市统筹开展交通安全普法宣讲活动。

18加强重点群体宣传。以货车和电动自行车为重点,开展“扫盲(区)行动”“头盔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开设交通安全“空中课堂”,线上线下同步宣传。

19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安全行”电影下乡和文艺汇演活动,依托“两站两员”队伍在农村地区开展“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20加强警示宣传。对死亡交通事故进行追踪宣传,确保在当事人所处的单位、社区、村屯产生警示教育作用。加强对典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案例的警示宣传,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