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吴氏族考古发现2021-01-2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02吴氏族考古发现

岚湖闲云斋寻梦

一 山川氏族篇

(四)天虞山吴岳

02吴氏族考古发现

吴氏族由吴岳迁至朝阳之谷,由《大荒东经》吴岳“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变化为《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工虫}々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大荒东经》虞山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吴回在颛顼时为祝融,居郑。

考古发现: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文《容成氏》中有个名字“有吴迵”。楚简文:“禽兽朝,鱼鳖献,有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安终。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了间,…”。意译是尧之前,禽兽图腾氏族朝靓,鱼鳖图腾氏族贡献。有吴氏酋长迵强大的盛况,曾经王政而称帝十有九年。此时尧部落在丹府与藋陵之了间,…。

在《容成氏》篇另一处还有:“以让于有吴迵,有吴迵曰:德速衰…”。

尧前面古有吴国帝王吴迵,这个“有吴迵”是不见于古书记载的曾统治天下的有吴氏部落酋长迵。

在《子羔》篇中有:孔子曰“有吴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有吴氏所置乐正是瞽瞍之子,舜为父瞽瞍之子是有吴国的乐正。

夏时有吴氏东迁观津(河北武邑东),有弓箭手吴贺。

殷墟出土的甲骨编写的《甲骨文精粹释译》中,上版右起第3行为“贞呼吴取(目)任伐氐”。说的是贞命吴族首领取(目)地讨伐氐。由于左侧内容为武丁卜卦妇好产子顺否。而其余卜辞相仿,可判定这批甲骨在武丁时代,与差遣吴族首领征伐有关。

从甲骨文“吴”的诞生考,有吴氏是个狩猎的、能征善战的部落。在殷商最强大的武丁朝,曾在中央任职,贞命吴族首领勤劳王事征伐氐人。

西周金文出自西周鈡鼎文有吴盘、《吴盉》、《吴鼎》、吴卣、吴父壶、吴方彝盖、吴虎鼎、吴豕父簋、吴姬匜,金文可分吴大庙、吴大父、吴林三大列。

西周前期穆王时的青铜器《师酉盘》,铭有:“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大庙”。意指穆王在登基的元年正月去吴大庙祭祀,吴大庙就是祭祀神天吴的祖庙。

吴大庙在出土文献中见证了史载泰伯、仲雍曾让位于季历的真实记载。

西周中期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西周经一百多年传承,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左右吴大父可能是世袭。

吴大父的职责在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的山林,称吴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可见吴大父是一官称。

《海内北经》林氏国,或许是吴大父的狩猎的一个山林区,是吴林。有“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驺吾是有吴氏部落的图腾。

2003年1月,陕西宝鸡眉县出土《逨盘》中铭文详细纪录吴族8代忠实效劳西周12代王的谱系,记载各代征战功绩。治理吴林维持祭祖大业的功绩,直到西戎入侵。吴逨匆忙挖坑窖藏祖器随幽王逃难流亡,吴逨成了最后一个有吴氏部落的酋长,“吴”随西周的灭亡而消声匿迹。

西周金文表明历代周王委以吴族世袭吴林总管重任,授之征伐大权。

战国时卫国吴起,先后入鲁、魏、楚,充分显示军事家的智慧,卫国吴起应是后渤海郡。

秦国石鼓文第十鼓《吴人》篇中记有吴人极为谨慎敬业,到处奔忙,所以秦君示意任他去忙,不召其来朝见,也不废替其职。吴人在野外为秦君设立临时寄寓的帐篷,即军旅之帐舍,因此秦君增授其功庸,可能委派大祝前去吴人之处有所赏赐。

《诗经》编成于春秋,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周齐秦郑陈。但没有吴风,秦石鼓诗文便是秦风,吴风。

江西吴城考古出土青铜器《者减钟》记载; 最早称王的是者减的父亲,寿梦的爷爷。《者减钟》不称“吴王”而称“工敔王”,经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直到僚,有七代王近两百年自称工敔王。王储季札也自称工敔王之弟,寿梦的弟弟自称工敔大叔。阖闾、夫差的青铜兵器、礼器才见到“吴王”字样,可见泰伯一族从北方展转江西吴城再到达朝阳之谷。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有一篇《吴命》,是直接记载记载吴国史事的春秋佚文。

1,泰伯是先周古公亶父的庶出之子:泰伯是“周之孽子”在西周早期青铜器《作册益卣》的铭文“作册益专门制作这父辛尊,以求祖上庇护。望家族子子孙孙都要遵从。我的长子不禄不幸早亡,又无子嗣。次子子引己有了孙子。但子引却不敢铸作祭器来祀祖,唯恐上天的祖宗责怪不尊“庶子不祭”的祖规。因此由我来作器,希望祖妣:常念家族,不使鳏寡,求降大福于子孙。”

《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表明阿女缘妇是周之女子,推论泰伯是有吴氏部落的酋长吴权之妻阿女缘妇之子。以致于有吴氏部落的酋长吴权之甥泰伯、仲雍南迁朝阳之谷,有吴氏一支随之南迁而融为一体。

附:《礼记》曰:“庶子不祭祖”,“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祭祖是长子长孙、族长的专利。旧时大家族也有长房主祭,小房不独祭祖,过年时去长房家或祠堂由长房族长共祭的风俗。

懿王时起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表明有吴部落改称吴大父族。

2,周武王所封吴之先公周章与周武王长女大姬是平辈,叔伯姊弟关系。

表明陈国与吴国是姑伯至亲,所以吴国才举兵拒楚助陈。这是夫差举兵伐楚的理由。

  神天吴与吴氏族表述:

1吴氏族祭祀的是天吴神。

2吴氏族始祖前后有炎黄时吴权、颛顼帝喾时吴回、尧前吴迵、舜为父瞽瞍之子是有吴国的乐正,夏时吴贺、殷商时吴取(目)、西周末者减、左右吴大父泰伯、仲雍(引己)、东周时吴逨、春秋时寿梦、战国时卫国吴起、秦末吴芮、东汉时吴汉。

从炎黄到东汉有吴氏都有征战活动,有吴氏从管理狩猎的山林到带兵勤王、征伐活动。吴国亡后静寂700年后吴人才见活动。

3天吴神和天虞是两个氏族的天神,或许是派生。

4唐尧前有吴迵,匡天下之政。

5孔子曰“有吴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有吴氏所置乐正是瞽瞍之子,舜为父瞽瞍之子是有吴国的乐正。

6夏时羿与有吴氏吴贺期射。

7武丁时吴族首领吴取(目)任伐氐

8吴大庙就是祭祀神天吴的祖庙,

9左右吴大父泰伯、仲雍(引己)的职责在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的山林,周王委以吴族世袭吴林总管,授之征伐大权。驺吾是有吴氏部落的图腾。

10吴大庙在出土文献中见证了史载泰伯、仲雍曾让位于季历的真实记载。吴族8代忠实效劳西周12代王的谱系,记载各代征战功绩。

11西戎入侵西周,第9代吴逨匆匆逃亡。

12秦时增授吴氏族其功庸,可能委派大祝前去吴人之处有所赏赐。

13西周末吴氏族在江西吴城考古发现者减的父亲,寿梦的爷爷称王。南迁朝阳之谷后经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直到僚,有七代王近两百年自称工敔王。阖闾、夫差的青铜兵器、礼器才见到“吴王”字样。

14可见炎黄到东汉时吴氏族都参与了军队活动,泰伯、仲雍(引己)的职责在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的山林。泰伯、仲雍(引己)并未南下,直至寿梦南下朝阳之谷,在梅里与虞山立泰伯、仲雍墓。!

15从寿梦始建吴国的故事及其在朝阳之谷开拓发展、吴姓源流及其发育的吴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