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要“春捂秋冻”?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我国广泛流传的 养生 保健谚语,不少家长对此已经耳熟能详,在换季时据此为宝宝增减衣物。

若问起为什么“春捂秋冻”,恐怕许多人并没有仔细追究。有的家长对于这种老话严格遵守,这几天给孩子冻得感冒咳嗽。

虽然只有简单的4个字,但想要科学地“春捂秋冻”,有必要弄清这其中蕴含的中医理念。

秋季儿童如何“冻”

儿童脏腑发育未全,应对外来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差,因而在衣着的增添方面要更加注意。

郑州地处中原,四季分明。立冬之前,虽然气温下降,但远不及冬日那般严寒。秋季白天气温不低,儿童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时如果穿得太多,会导致燥热内生、出汗过多。

其实,父母可让孩子进行“冷适应”,多户外活动、饮食均衡、不盲目贴秋膘。

在此期间,家长需要把握好“适度”和“渐进”两个原则——适度运动,无需大汗淋漓;逐渐添衣,注意腹、足保暖。腹部一旦受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足部保温性能较差,不少小朋友即使在活动时足部也会发凉,更要注意保暖。

还有一些儿童不适合秋冻。 对于出汗多、反复感冒、肺气虚弱的孩子,或面黄消瘦、脾胃虚寒的孩子,都要格外注意保持体温。类似患儿最好经过专业中医对身体进行调理之后,再逐步增加室外活动。

“天人相应”与“过犹不及”

金秋时节,自然界中的阳气逐渐下降、内收。按照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要内收。那么,适当的冻一冻,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内敛,让人体对寒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但是,无论帮助人体阳气生发还是收敛,中医都认为需要缓慢平和地进行。如果过分追求“捂”或“冻”,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