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

如题,急急急,在线等答案~!
要300字以上哦!~!!

第1个回答  2013-10-21
我也来试试!原文引用于网络!希望能够帮得到你!
  手机作为媒体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机短信热。由于与其它媒体的互动结合,借助四大媒体平台,“第五媒体”的概念很不恰当地套在手机短信上。其实这只是手机媒体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第二阶段:手机上网、无线互联,实现WAP功能。从此,移动通话融合移动上网,手机网络化。手机报纸、手机电视,这些传统媒体嫁接手机的无线增值业务渐露端倪。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第三阶段:3G手机应用和普及。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以超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时代,手机将由移动的个人通信终端全面进化为移动的个人多媒体终端,成为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
  在我国,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的通讯工具。手机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很方便的接受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但是在上网手机不是很普及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发展还是受到了相当的制约。手机媒体在我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至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接近4亿,达到3.93亿。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平均每天发送8.35亿条。信息容量更大的手机彩信(VLMS)、无线互联网(HAP)、互动式语音应答(IVR)以及游戏、彩铃、定位服务等无线增值业务也很快发展起来,手机信息传播方式也变得更为丰富。
  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手机媒体作为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手机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真正成为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媒体。随着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并”,手机作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此外还有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宽频电视等。“手机广播” 的发展为广播产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即对以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广播电台的经营运作模式的突破。除了广告来源, 广播节目的付费收听对“手机广播” 变得切实可行。“手机广播” 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将“说话和走路”这两种功能有机结合,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特性。有关资料显示, 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1.2亿用户收听收看手机广播电视节目, 而中国将成为“手机广播”服务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
  手机短信不仅创造了让人震撼的“拇指经济”,也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由于其具有便携性、即时性的优势,集个性化和互动化于一身,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新的增值业务“彩信”(MMS)震撼登场,它是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如音乐、贺卡、新闻照片、MMS动画、铃声、视频及“彩铃”(炫铃)。“移动梦网”和“互动视界”两个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共同为客户提供各种娱乐服务,除了短信、彩信、彩铃以外,移动游戏、视频点播、无线音乐、视频聊天、卡拉OK、wAP2.0、JAVA、IVR (互动式语音应答),成了人们新型娱乐载体,另外新增的手机应用业务手机邮箱、手机银行、手机搜索、手机钱包也逐渐走进消费者。“手机报纸”在国内报业蔚然成风。手机电视精彩亮相,成为手机媒体的另一道亮丽风景,它是手机流媒体主流业务的一种。手机博客是建立在博客、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三者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形态。手机媒体开辟了阅读视听新时代。
  据有关专家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作为手机媒体的大众娱乐新模式,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出版物以及游戏将会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手机带来文本复兴,带动拇指经济,拓宽社会空间,成为民意窗口。作为一种新媒介,3G到来之后(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机发布新闻、手机阅读小说、手机看报纸、手机点播电视……传统媒体借道“手机”扩张业务,互联网借道“手机”重获新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将从另一个层面拉大原先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鸿沟”。人际交往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许多SP商目前在推的许多聊天游戏,将人际关系网络化,手机号码与个人捆绑在一起,随时随地的联络使手机成为完全个人化的通讯工具。人们生活方式、心态的变化,使大众越发崇尚娱乐化。
  手机媒体的显著特点在于个性化、分众化、定向化和互动性。它的分众特点让其可以定向地向用户推介信息,进一步达到传播终端的互动效果。手机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阅读终端,超越了简单的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媒体无线发布新闻的载体和平台。它的快速发展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甚至是个人数字娱乐中心。截至2006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已逾4亿,专家预计20l0年手机持有量将达7亿部。据预测,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560万户,收入将达92亿元,届时,手机电视业务将是用户最主要使用的3G业务。此外手机报纸,手机小说,手机电影,手机博客等手机媒体形态也不断发展,成为手机媒体家族重要的成员。
  三、手机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瓶颈
  (一)存在问题
  然而手机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匡文波指出手机媒体存在问题:1.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2.侵犯个人隐私3.信息垃圾4.信息安全5.有关手机传播的信息立法。
  丁士、真才基在《积极应对手机媒体的挑战》指出,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以讹传讹、引诱诈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传递有害信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黄色低俗的短信和彩信动画污染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风气;手机拍照及无限制地快速传递,导致了侵犯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甚至泄露国家、企业机密的问题;手机进入学生群体,扰乱了课堂纪律并方便了考试作弊,等等。随着手机上网的增加和技术的升级,这些现象将以几何级数增加。[18]
  黄宏《试论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控制》指出手机媒体负面短信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1.以讹传讹类新闻短信2.普通违法乱纪类短信 3.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类短信4.黄色、低俗类短信 5 病毒类短信6.垃圾类短信;可拍照手机引起侵犯隐私权问题;手机铃声或手机通话在公共场合造成噪音污染;泄露隐私引起信任危机。[19]
  金震茅指出:“手机广播”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难题。首先,政策管制,获得专用广播频率和广播牌照很艰难。其次,高额费用。手机上网流量和信息费居高,其三,运营模式,就是各部门之间怎样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其四,终端有限。另外电池的持续使用时间也是一个问题。[20]
  肖叶飞指出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破坏性的建构,它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融合,实现了多渠道传播。从信息的流向来看,既有点对点的传播,也有点对面的传播。手机媒体的“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缺少传统媒体的守门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源,也可能是信宿,传播活动处于一种自组织的状态,任何一个传播系统内的个体既是受众又可以成为传播者,这也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颠覆。[21]
  曾丽清认为手机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一,在技术方面尚未实现对业务的较好支持,面临的技术瓶颈。第二,内容不够丰富,新闻内容较少。第三,数字版权问题尚未解决。第四,垃圾短信的泛滥。[22]
  (二)发展瓶颈
  认为:手机媒体遭受的众多瓶颈:第一,技术瓶颈,第二,政策瓶颈,第三,内容瓶颈,第四,商业模式尚待探索。[23]
  杨春兰指出:手机媒体的发展受到的瓶颈制约因素是:1、终端限制。目前,只有支持彩信的手机才能读手机报、浏览互联网,这大大限制了“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发布与接收。2、费用相对较高。手机报每条短信的价格为0.5-1元,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每小时高达上百元。3、缺乏符合手机要求的特定内容。4、受众问题。[24]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交流方式,在目前的发展当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将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以解决,手机媒体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它前所未有的为题作用。
  四、手机媒体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传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克服这些负面影响对于推动手机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黄宏指出,对负面短信的控制;可拍照手机侵犯隐私权或窃取机密的控制;对手机铃声或手机通话在公共场合噪音污染的控制;敏感手机短信和通信记录泄露引起侵犯隐私和信任危机的控制。[25]
  毕醒世指出,在迎接手机媒体的挑战中:首先,因势利导,正确引导手机使用,促进手机媒体文化的形成。其次,调整政策,鼓励主流媒体与手机媒体对接。第三,完善立法,加强管理。第四,建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机制,保障信息安全。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传统媒体就应该接纳融合手机媒体,主动应对所面临的新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模式:1、内容提供者需要“升级”;2、注意采编联合作业,实现实时报道;3、实现“点”对“点”传播;4、携手建立公共平台。 并进一步提出整顿不良手机信息的对策:1、从政策上加强监管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3、从技术上加以防范4、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国民素质。[26]
  五、总结
  本文对我国手机媒体发展做了总结。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目前的研究也不是很全面。主要还是集中于概念的界定,手机媒体盈利模式,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应对新媒体挑战上,而对具体的问题还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如手机媒体传播方式的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手机媒体资源,引导手机媒体更加有效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第2个回答  2013-10-21
文化产业研究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MBA 2010级F2班 李 超 2 二、我国手机媒体的历史与现状 手机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手机媒体,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机媒体的发展。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交互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密切相连,具有突出的分众传播、定向传播和互动交流特点。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移动性与便捷性。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不仅具备网络媒体互动性高、传播快、跨地域传播、多媒体传播等优势,而且手机媒体还具备私密性、传播者和媒体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 需要特别要关注的是,手机媒体和移动媒体不是一个完全重合的概念,也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概念,而是有部分交集的两类媒体,各具特色。手机媒体的物理载体是手机,可以表现为短信、彩信、3G视频播放、wifi视频点播等多种形式;移动媒体的物理承载设备除了手机外还包括笔记本电脑、PSP、PDA、公交类移动媒体等,移动媒体也包含3G视频播放、wifi视频点播,但不包含短信、彩信等传播形态。 (一)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历史 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开通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2000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开通短信服务,全国短信发送总条数由2001年的189亿条迅速攀升到2005年的2600亿条以上。紧随其后,新的增值业务“彩信”闪亮登场。接着手机彩铃又风靡中国。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开始提供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2004年11月,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距离》上线。2005年3月,北京首部用胶片制作的专供手机播放的连续剧《约定》开机拍摄。2005年9月,中央电台与联通和闪易合作开通“手机广播”。2006年11月7日,新华社开通“新华手机报”。 截至2009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超过7.26亿。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数达5.22亿,中国联通用户数达1.476亿,中国电信则达到5609万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6月,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半年内增加了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都进一步提高。
文化产业研究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MBA 2010级F2班 李 超 3 (二)我国手机媒体的现状 1、手机媒体传播渠道有限。 我国既有2G时代的GSM和CDMA网络,又在同时大力建设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移动的TD-SCDMA三个3G网络,但以上手机媒体传播渠道主要把控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手中,呈现高度的集中化和壁垒化,移动运营商利益导向明显,网络制式差异较大,跨网络的兼容性很不乐观。 2、手机媒体内容提供方二元化。 手机媒体的内容提供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移动运营商,另一类是手机网站。移动运营商主要采取了短信、彩信、手机报等有限传播方式,手机网站提供的内容较为丰富,音乐、视频、社区、游戏等等,但站点数量较少,受众可选择性较低。运营商得益于其渠道优势,目前占有相对强势地位,但长期来看,手机网站将会逐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平分天下的局势也可能指日可待。 3、手机媒体内容的发展受制于传播渠道的技术条件。 2G网络的传输速度最高为115k/s,能够保障基本的通话需要,但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颇显乏力。3G网络的规划目标是,实现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s、384k/s以及144k/s的传输速度,这就能满足大多数手机媒体内容的传播技术需要了。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3G网络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自此手机媒体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稳定的传播渠道。 4、手机媒体内容的发展状况。 从手机媒体内容方面看,还是主要集中在娱乐休闲类应用,如:即时通讯、搜索、社交、文学、视频、新闻、音乐、游戏等。手机邮件、手机支付等办公类应用使用率较低。这与普通民众是手机网民主体的情况完全相符,中高端商务人群市场有待深入开发。 2010年前半年,手机媒体的各种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如:手机QQ,手机MSN等)仍然最受欢迎,使用率高达61.5%。即时通信工具特有的高粘性和庞大的用户规模有力的保证了手机即时聊天的需求持久存在。 排名第二的是手机搜索,达到48.4%。由于手机屏幕尺寸和网络传输速度所限,手机浏览网站性能较差,文字输入相对电脑键盘也不甚便利,从而手机网民习惯通过单一的网络导航界面转到其他各类内容页面。搜索导航类应用继续发挥了重要的手机网络门户的作用。中国联通、百度、Google、易查、Cgogo等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都争先介入手机搜索业务,
文化产业研究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MBA 2010级F2班 李 超 4 普遍看好这项业务的迅猛、持久发展。 手机社交网站使用率为35.5%,展现出较好的成长性。手机互联网多是借鉴、模仿计算机互联网的成功经验,计算机互联网的社交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手机互联网的社交化也会随之亦然。 其他内容使用率情况分别是:手机网络音乐45.3%,手机网络文学43.3%,手机网络游戏21.1%,手机网络视频20.4%,手机电子邮件16.0%,手机在线支付6.1%。 5、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影响深远。 在手机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不再由记者们所垄断,借助手机,记者的概念得以最大化的扩展,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手机用户通常以个人身份参与新闻生产活动,他们没有社会责任的压力,追求的是自我表达,从而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和规则。再者,手机媒体消除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地性、随时性,让新闻传播更多的表现为个体性行为,也让新闻传播完成了向多向互动传播模式的转变。 (三)我国手机媒体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限制 1、同时并存的两代(2G,3G)五种网络制式(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 )、三家移动运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媒体形成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运营准则增加了难度。 2、手机硬件本身的技术条件,比如操作系统、CPU处理速度、存储器容量、屏幕尺寸、电池容量等等,也对手机媒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适应制约性。有多大的物理平台,才能容纳多大的媒体内容。 3、手机媒体的出现,让媒体生态更加复杂,用户分化更加明显,传播主体更加多元,社会舆论控制或许会进一步弱化,这对如何建设有效的舆论调控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4、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垃圾信息泛滥,侵犯个人隐私等不良行为冲击着襁褓中的手机媒体,亟需开发技术屏蔽系统,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 5、手机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手机媒体是个新鲜事物,是特殊的综合媒体,涵盖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领域的知识技能,因此手机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是临时拼凑人员所能完全胜任的。
文化产业研究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MBA 2010级F2班 李 超 5 三、我国手机媒体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逐步完成2G到3G网络的整体性转制,传播渠道拓宽,网络带宽大幅增加,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得以保障,种种技术性的革新将给手机媒体的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2、未来媒体的竞争是数字信息的竞争,数字信息的竞争中主要是数字内容的竞争,对于手机媒体来说,传媒渠道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其重要性。渠道和数字内容是手机媒体的左右手,不可偏废,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上海移动的应用实践显示,手机报、手机音乐和手机电视或许将成为手机媒体中的“明星产品”,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4、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学会运用手机媒体,特别在当今突发性、多元化、即时性的舆论生态环境下,更应积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率,力争把握舆论引导的先机。 5、对手机媒体的管理,要尊重其特质,创新媒体管理方式方法,既要能促进手机媒体快速持续发展,也要能保证手机媒体健康稳定长久,做到发展与规范并重。 6、手机媒体如何做好广告配套服务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建立和完善广电、通信、工商、税务等政府主管部门对手机媒体的监督体制,降低政策风险,对于手机广告业的规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7、加快综合性手机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尽快建立、健全手机媒体独特的采编系统和运营管理体系。 8、手机媒体的受众中,10—30岁的青少年群体是绝对主力,占据了手机上网群体的70%以上。有效的开发30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市场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空间获得大幅拓展的关键之所在。 综上所述,手机媒体比报刊更动感、比电视更便捷、比广播更形象、比计算机互联网更大众,可谓集四大传统媒体优势于一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手机媒体作为新生代的互动性传播工具,将对传统的试听方式和传播模式产生变革性改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