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5-18
一、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主要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各种亚种姓。此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达利特人)。
二、1947年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
三、尽管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
四、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
五、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六、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尽管如此,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