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新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经历了重生,政府大力支持成立了五个县级民营公助专业剧团,后来演变为地方国营剧团,以及多个自负盈亏的乡、镇剧团和业余团体。1955年起,音乐唱腔进行了改革,引入弦乐伴奏,剧目整理和新戏编创推动了艺术提升,演出规模和范围也有所扩大。


1951年,沔阳县政府组织文艺工作会议,成立了四个专业楚剧班,后改称“艺光”、“光复”、“复联”和“联合”剧团,它们分别由王寿银、倪新平、邵发青、赵德新等人负责,剧团名称寓意紧密。这些剧团如“艺光”剧团,驻地演出并不断迁移,如“艺光楚剧团”曾驻监利,后改称“钟祥县花鼓剧团”等,其中“艺光”剧团的胡新中团长至今活跃在潜江一带。


20世纪50年代,荆州花鼓戏趋于成熟,传统剧目如“摘花”、“带彩”等特技得以传承。艺人如程兰亭的“摘花表演”展现出丰富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沈山则是剧种的杰出代表,他的剧目如《辞店》等在艺术汇演中受到重视。


从50年代至80年代,荆州花鼓戏在省级乃至全国文艺会演中屡获佳绩,如《双撇笋》等剧目获奖,奠定了其在湖北戏剧界的地位。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冲击,但80年代至90年代是其全面发展时期,新编剧目如《家庭公案》等在省级乃至国家级演出中获奖,荆州花鼓戏艺术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荆州花鼓戏更是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潜江花鼓剧团改编的《原野》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并获奖,国家一级演员在其中的出色表演更是提升了剧种的声誉。21世纪初,剧团如沔阳花鼓剧团的《贬官记》等作品在艺术节上获奖,展现了剧种的深厚底蕴。


面对21世纪的挑战,荆州花鼓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成为重要任务。通过这些成就和努力,荆州花鼓戏的新生与繁荣得以延续,成为荆楚文化的重要载体。


扩展资料

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后命名为“天沔花鼓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沔阳州一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备受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专署所辖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湘北等地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