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第一中学的学校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六十多年来,学校以优良的校风、严格的教学管理、严谨求实的创业精神、先进的教学手段、良好的办学环境和高质量的教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及相关部门百余次表彰奖励。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学教和谐,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办学”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德治教,以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始终“狠抓一个中心,加强两项建设”,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学校创建有男女篮球、田径队,国旗护卫队、合唱团、管乐队、校园广播站、志愿者协会、小草文学社、红叶诗社、记者站等学生社团20多个,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充分展现了宁县一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接通北京四中网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从其他学校选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两次赴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招聘13名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来校任教,优化了师资队伍。
科研兴校 特色办校促发展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宁县一中明确提出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教改要质量,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不断强化过程管理,以各环节、各阶段的扎实工作来保证质量的提升。张智勇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学生是学校的心脏,课堂的主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使学生能够乐学、勤学、会学,是我们恒久不变的目标。乐学即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勤学即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会学即方法得当、习惯良好、效果明显。”
以科研兴校,以特色强校。作为省级新课改实验样本校,宁县一中牢牢抓住质量这一生命线,要求教师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始终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抓课改,促创新;抓评价,促改革;抓管理,促质量”的工作主线,不断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办法和细则,由于教改力度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被命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重点实验研究基地、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和会员单位。
2011年学校出台了“学案式合作探究教学”意见,改革评价机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加强过程管理,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定期举行课堂教学竞赛,检查教改落实,加大奖惩力度,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近年来,该校会考、高考质量稳步提升,连续10年在全县目标责任书考核中被教育局授予“先进单位”。
自2006年开始先后创办了“女子班”、“珍珠班”和“网络班”等特色班级,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资助优秀贫困学生,有力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五年来,共有900多名优秀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在2010年高考中,该校首届“珍珠班”50人中二本以上录取48人,重点录取38人,第二届“女子班”二本以上进线21人,为学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学校被评为宁县特色班级星级学校。如今的宁县一中已经探索走出了一条“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校风有特征”的成功办学之路。
队伍活校 提升内涵重实效
花红全靠育花人。一个过硬的领导集体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一群优秀教师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学子。走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宁县一中通过规范提高引导机制,坚持理论学习、师德建设、教学常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等,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宁县一中学现有教职工186名,其中专任教师152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2名,本科学历者139名,省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30人,中级职称的50人。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为有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宁县一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讲,革新理念,谋求发展。2010年度学校先后组织了全体高三教师赴静宁一中,高一、高二教师赴庆阳四中、部分班主任赴镇原县孟坝中学参观学习;部分领导和老师赴上海、河南、山东、宁夏、兰州、天水等地学习考察有关新课改的实施经验,推动了高一新课程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还聘请陕师大张熊飞教授、北师大李一教授 、哈佛国际研究院、西安医科大学、成都七中等院校知名学者来学校进行辅导讲学,促使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文章、发表论文,大力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要求定期写出工作总结和报告,交流讨论,开阔思路,相互启发,拓宽学习平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