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作文的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5-02
抓住关键词 写出真情实感
第2个回答  2011-03-04
一、导入:
作文的命题方式,有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今天我就一同来学习,材料作文的写法。
二、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又称供料作文,是指命题人向作文者提供一定的文字(图表)材料,并提出要求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作文者依据材料,或按照命题,或完成半命题,或自拟题目,行文成篇。
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等等。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文字性的材料,一种是画图式的材料。这里我们只讲文字材料作文,而且主要讲的是记叙文材料作文。
文字材料有多种形式。有记叙性质的,提供一些主要的线索,要求你根据线索写一篇记叙文;也有的是评论性质的,提供给你一组观点不同的文章,或者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你就某一种观点发表意见,写出议论文;也有说明性质的,要求你根据提供的事物的特征写成说明文。出题时,有的给了材料也规定了题目,有的给了材料让你自拟题目,还有的给了题目,但题目比较笼统,只是划定了一个范围,具体标题由你自定。这些都是给材料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
三、写作指导
(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材料。
材料作文,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内容要求至关重要。这不仅要弄懂材料内容,更要吃透命题者提供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其精神实质,而且包括理解限制的内容和允许的范围,如字数、文体、人称、写作手法等等。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100元人民币,心里很高兴,准备自己用。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满以为母亲会很高兴,谁知母亲却批评了他,第二天,……
要求:1、根据材料展开想象,补充细节;写好人物对话,小明的心理活动要重点描写;给文章添个结尾。2、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审题指导:
这个文题的写作思路应该是:首先要从材料本身的主旨入手,明确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并根据材料内涵提炼一个好文题。如《拾到100元人民币以后》,这个文题,既概括了材料内容——“拾到100元人民币”,又体现了文章的侧重点——“以后”,便是抓住主旨命题。其次,再从命题要求入手。命题要求第一点是:“根据材料展开想象,补充细节”。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小明拾到100元人民币时的动作、心理这些细节应补充。“写好人物对话,小明的心理活动要重点描写”。我们应把小明回到家后与母亲的对话,特别是母亲对小明的批评教育作为重点来写。小明的心理活动可抓住两点来写,一是拾到钱后的高兴心理(可写其思想斗争过程);二是受到母亲批评后的懊悔心理(可写思想转变过程)。“给文章添个结尾”。第二天小明如何处理这拾到的100元钱。只是尾声,不能写多了。命题要求第二点明确规定了此文的体裁是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二)要仔细分析研究材料,善于思索和联想。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有些是片断性的,有些是提要式的,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仅仅是提供给你进行思索和展开联想的基础,仅靠命题者提供的那一点材料作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要求作者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发散思维方式,多角度、多侧面的深入思考,挖掘材料的各种蕴意,并由此辐射开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才能根据材料,把作文写得更完整。有一种只提供一些主要线索,要求你根据线索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在运用材料时,要做到材料和观点、和文章的有机结合。
有些同学写给材料作文时,最常见的毛病是,材料和文章、和观点扣得不紧。要么是对材料内涵没消化,将材料生硬地写进文章;要么是材料与观点油水分离,含糊不清。这样的文章不是好的材料作文。真正写得好的材料作文,应该使材料和作文达到形神贯通、水乳交融。
例:根据下例材料,完成作文。
同学们: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让我终身难忘;那一次,你真尴尬;那一次,我真后悔…… 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___ 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2、记事要内容具体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3、要有适当描写和议论,议论要因事而发。4、字数600左右,每超出或少于50个字的,在应得分中扣1分。5、书写要规范工整,标点要正确。
例文:
那一次,我笑了
记得去年暑假,我配合一位电子琴老师录了盘带子,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劳务费——100元。手拿着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钱,却不知让它何处“用武”。忽地,我想到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有自己漂亮的旅游鞋,而我至今与它无缘。以前每次同妈妈商量,妈妈总像防止资本主义思想入侵似的,立即为我筑起巩固防线,对我左说右劝,软硬兼施,更恨不得把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都搬到我面前来,直到我表示坚决“同资本主义划清界限”才肯罢休。但这次不同了,这是我靠自己劳动挣来的钱,理应由我自己支配。果然,回到家没费什么口舌,妈妈便同意了。当天下午我就到商店买了一双雪白的旅游鞋,穿上旅游鞋的感觉就是好,多舒服,多精神!
第二天,我就穿着它去姥姥家了,在车上我还一个劲儿往车尾躲,生怕别人踩脏了我这双“赛白兔”的旅游鞋。一路上又想着如何向哥哥姐姐们显示一下我的“宝贝”。
到了姥姥家,我蹦跳着、欢叫着冲进了院子。第一个迎出来的就是姥姥。啊,姥姥,我的思绪立刻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小时候的傍晚,躺在姥姥的怀里,听着故事,数着星星,一边用手玩弄姥姥的衣服。一天,我忽然问:“姥姥,您的衣服怎么这么麻呀?”姥姥笑着说:“家里穷,没钱买好衣服。”我认真地对姥姥说:“那等我长大了,我一定用第一次挣的钱给您买件大毛衣。”姥姥笑了:“好,我等岚乖乖给我买大毛衣!”我也咯咯地笑了……此刻,出现在我面前的姥姥老了,黑密的头发已被白发所代替,有神的眼睛已开始浑浊,皱纹已爬上了她先前有红光的脸庞,那曾经背着我走西屋、串东屋的背也有些驼了,看到这一切,一种内疚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我答应过姥姥的事,现在却……我再也无心显示我这双“宝贝”鞋了,反而总是往妈妈背后藏,好让妈妈帮我挡着点。趁无人时,我将妈妈拽到小屋说:“妈,我答应过姥姥,第一次挣的钱给她买毛衣。可是我把这事忘了,给自己买了这双鞋。现在我想把鞋卖给您,反正咱俩的脚大小差不多。”妈妈倒爽快,当下给了我100元。我也不耽误,立刻就往商场跑,选了一件颜色暗些的大毛衣送给了姥姥。姥姥捧着毛衣,眼里含着泪不断地念叨:“这是我岚乖乖用第一次挣的钱给我买的,这是我岚乖乖用第一次挣的钱给我买的……”看着姥姥,我发自内心地笑了。
那一次,我笑了,笑得那样舒心,那样甜。我知道了,一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得别人的欢乐,看着他们的笑脸,心里会更高兴。
点评:本文作者选取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紧紧围绕“长大了,成熟了”的“提示要求”,进行叙述描写,情真意切,朴实无华。叙述中,无论是与母亲的分歧,还是对姥姥的承诺,自始至终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根据文题“要求”,从内容来看,本文中心明确,选材集中。情节上由为自己买鞋,把鞋卖给妈妈,到为姥姥买毛衣,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对其间的心理活动、思想转变都写得真切、自然,感情真挚。结尾处简洁的议论,揭示了事情的内涵,突出了题旨;从结构来看,本文无论是顺叙还是插叙,都做到了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叙述过程详略得当。尤其是上汽车往车尾躲,见到姥姥往妈妈身后藏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表现得体;从语言来看,通篇语句流畅、连贯,很好地表达了“我”的真情实感。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可以说都达到了中考一类文的水平。但遗憾的是文字超过了900字,根据“要求”要扣些分的。
四、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花季少年爱做“梦”。其实,梦既可以是一种理想或追求,也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希望……“梦”中有“我”和与“我”相关的人和事,而人人都盼望“梦”在“那一天”能成真。请用“我最盼望的那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3、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正确、匀称。4、字数在600字左右。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讲述了如何去写材料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的写作训练中好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出又没的文章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