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星毛虫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07

(1)为害特点

梨星毛虫又名梨叶斑蛾。幼虫俗称梨狗子、饺子虫等。越冬幼虫出蛰后,蛀食花芽和叶芽,被害花芽流出树液。为害叶片时把叶边用丝粘在一起,成饺子形,幼虫于其中啃食叶肉。夏季刚孵出的幼虫不包叶,在叶背面取食叶肉呈现较多虫斑。

(2)发生规律

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而在河南西部和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2代。以幼龄幼虫潜伏在树干及主枝的粗皮裂缝下结茧越冬,也有低龄幼虫钻入花芽中越冬。第二年当梨树发芽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向树冠转移,一般喜吃嫩叶,由嫩梢下部的叶片开始,然后转苞另害新叶。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不活动,多在傍晚或夜间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叶片背面。在河南西部及陕西关中一带越冬代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在8月上、中旬发生。

(3)防治方法

①刮粗皮 刮皮部位主要是主干、主枝和枝杈处,将刮下的粗皮收集起来烧掉。

②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是越冬幼虫出蛰期,即梨树花芽露白至花序分离期。常用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