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人群如何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第一类人群:年轻人

      最好是二十五岁左右,刚刚工作三年,正在从学生向社会人转换的年轻人。不要单单和他们谈收益,更要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价值感。要告诉他们,我们的公司,就是一座「社会大学」,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让迷茫的人生找到方向。告诉他们,我们有强有力的团队,可以给他们支援,我们有强有力的工具,可以供他们使用。要为他们描绘蓝图,告诉他们,这里就是他们施展能力的舞台。尤其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只有达到经济独立,他们才能脱离父母的碎碎念。

第二类人群:妈妈族

        尤其是全职妈妈。对于她们,重点要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要让她们意识到,她们作为伸手族的压力。老公在外边很辛苦,而且还不一定能升职加薪。那么,她们利用空暇时间,多一份收入,可以帮老公分担很多压力。

第二,要让她们意识到,她们还面临着二娃的压力。养两个孩子,多贵啊,不多赚钱怎么行。特别要跟她们强调,不做伸手族,实现财务独立,这样才能提升在家里的地位,在婆婆面前,说话才能硬气。

第三类人群:银发族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对于这些叔叔阿姨,你们要告诉他们,多一份收入,才能让人生有更多的尊严。你看那些一个月好几万的养老院,那一进去什么样。一进门就是小姑娘在那,爷爷好,奶奶好,跟祖宗似的供着你,天天哄着你玩。对不对,更多的尊严。我们还要向叔叔阿姨强调,通过创业,让自己再年轻一次。把年会里王阿姨、李阿姨他们跳舞的视频给他们看,让他们看一看,加入我们之后,阿姨们精神焕发的状态。最后,要告诉他们,多一份收入,还能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份保障。

第四类人群:「受伤族」

        受伤族,就是已经参与过其他类似的项目,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退出的人群。受伤族,因为他们已经参与过一次了,所以对于咱们的会议、培训、活动,他们都有了解,所以第一点,就是一定要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更强的专业度,比如流程啊、成交的时机啊,要是他们比你还熟,那你就没办法了。第二点,要通过聊天,找到对方的「抗拒点」,也就是曾经受过的「伤」,这样才容易打开更多的话题。你可以问:「当初是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注意一下我的用词,一定不能用太负面的词。你不能问,你当初是怎么「失败」的,你为什么「无法成功」,你要问,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第三点,你要鼓励对方说出当时的成长和收获。不能老谈他的抗拒点,要把他的情绪引导向正面,让他回忆起成长和收获,这样他的斗志才能再燃起来。第四点,就要分析我们的优势了,告诉他,我们和他曾经参加的那些项目不一样,现在的模式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模式是什么样子,我们有哪些优势。向他介绍一整套的计划,这样他才能放心。如果他还是犹豫,不愿意加入,没事,我们还可以挖掘其他价值。第一,受伤族特别乐意向其他人分享,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特点,让他们为我们的产品做转介绍,让他身边的朋友了解我们的产品。第二,你可以给他一些样品,让他试用,告诉他不用有压力,拿去用,不用花钱。他用的好了,这样自然就乐意加入我们了嘛。销售模式,叫「ABC 三方会谈」。就是把推销的过程变成一次聚会,参与者有 A B C 三个人。A是一个有经验的销售,负责公司的介绍、产品的介绍、销售模式的介绍,所有理性的、分析的部分。B 是 A 的团队伙伴,同时是 C 的朋友,负责介绍双方,开场、总结,同时分享自己的经历,用感性的部分,激起 C 的同理心。C 就是 B 介绍来的新朋友整个对话,被分成了四个部分:破冰、分析、沟通、排疑。破冰,就是让A、B、C互相熟悉起来。这个部分由B来负责,因为他是一个中间人。时间要少于15分钟,因为大家都不傻,时间长了,光兜圈子不进入主题,容易显得没有自信。分析,就是A从理性的角度,告诉C为什么要选择他们的项目。这个也有层层递进的套路。首先是让C意识到压力和危机:升职的压力、二娃的压力、年龄的压力、技术革新的压力。尤其是上班族,你要让他意识到,不能做「三等公民」:等下班、等加薪、等升职。然后,指出一个「光明」的方向。不要纠缠于对方的生活琐事,用假设的问题带入话题:「如果你有一千万,你会做些什么?」 接下来引导他思考,「那么,如何挣到这一千万?」 之后,就向他介绍,为什么要选择杭峰实业。接下来,再介绍为什么要选择加入我们危机在哪里↓ 方向在哪里↓ 为什么要选择「创业」 ↓ 为什么要加入我们 之后是沟通,主要是 B 分享自己的经历,用感性的故事来打动 C 。最后是排疑,回答问题,消除疑问,收服新人。怎样能够快速成长,提高本领。第一条,是一定学会输出。你光听明白,是没有用的。你要去练,要去讲,什么时候你能够熟练地讲出来,这个时候你才真正的会了。第二条,多走出去学习我们一定不要闭门造车,像我先生,整天看书,天天看书,就是看书,这样的人,一定会被淘汰的!关于产品,你一定要清楚他们的用途,这样才不会堆在家里,你看着它发愁。一定要遵循「三三制」。什么是「三三制」呢?三分之一的产品是你自己用的,你用完了,有了改变,这样你才能说服别人。三分之一的产品用于宣传,摆在自己的家里啊,办公室啊,作为样品送给客户啊,最大限度宣传我们的产品。剩下三分之一,自然就有渠道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