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平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011年12月27日,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水利部的认定和批复。实验室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建设关键科学问题,以水土流失过程和控制机制为核心,系统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机理、水土流失过程模拟与预测、水土流失过程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新技术新方法,以期取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领域相关基础原理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
实验室依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水资源、泥沙、生态与环境、材料工程等重点学科和黄委天水、西峰、绥德等3个野外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2012年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人,高级工程师10人;流动人员3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6人,高级工程师4人。专业涉及水土保持、水文、泥沙、自然地理、土壤侵蚀、水资源、水工建筑、气象、园艺等。实验室现有世界最大面积的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自动化降雨系统,拥有能谱仪、质谱仪、三维激光扫描、大型绘图设备等近30台(套)先进设备,建有水土流失数学模型GIS工作站。
近5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利部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财政部专项项目、科技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黄委重大治黄科技项目和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水土保持专题等20多项研究工作。同时,还承担并完成了40多项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任务。出版专著6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近3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黄委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0余项。
2012年9月27日,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在郑州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研究部级支撑条件平台正式建立。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是以黄河泥沙研究为中心,围绕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战略目标及重大需求,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创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促进泥沙学科发展。实验室以紧密结合重大工程实际,解决生产问题,直接服务于治黄为目的,逐步建成开放式的黄河泥沙研究及培养、聚集优秀人才的基地。
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我国江河堤防工作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机理研究;堤防隐患探测(检测)、安全监测技术研究;防汛抢险应急技术及除险加固技术研究;堤防工程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研究;堤防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及管理模式研究等。
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推广中心
黄委会科技推广中心成立于2006年11月,经黄委会批准成立,机构性质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级别为正处级,挂靠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管理,业务上受黄委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指导。
中心承办黄河流域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负责黄委科技推广有关政策、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组织申报“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水利部‘948’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组织开展水利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工作,承办水利知识产权、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管理工作。
中心组织承揽各类水利科技市场项目,包括:河工模型试验、防洪影响评价、水文水资源论证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保方案与监测编制、水保设施验收评估、桥涵道路工程技术咨询、岩土工程及地基加固、工程测量、工程检测监测、工程咨询监理、新型建筑材料及抗磨防腐材料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