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丨男女生学生打架,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午饭后,刚在办公室坐下,就有学生报告:老师,教室里打架了!

我让学生叫过当事者,居然是男女混合一战。

啥?午饭后两女一男打起架来!

主角分别是:李、冯与陶!

三个人都是一脸委屈,站在办公桌旁,低着眉,眯着眼。

我很意外,女生与男生怎么能打起来。

我坐在办公桌前,表情严肃,目光诸一注视每个人,看了好几分钟,才开口说:怎么回事?谁先说?

李抬起头,说:我先说!

她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语文课前的成语故事讲述,两次都不过关,午饭后,她就自己在黑板上写字“明天李讲成语故事时,请投我一票”,表达对同学们的请求。

不料,有调皮的男生故意说:以后这一年都要让李讲。李就很生气,不过,那么多男生都在起哄,就没有发作。

后来陶就来到她身边,故意用话逗李,说:就不让你过!

别看李是女生,却比陶高出近一头,一听也生气了,上去就拉着陶的衣服,勒住了陶的脖子。

冯见了,也在一旁拉架,于是,三人就掺合在一起打了起来。

李讲完了,我又问第二个谁讲。

冯又讲,大体与李讲的一致。

最后陶又讲,他站在自己的角度,主要强调是李先动的手。

我耐心地听着,一再问:都说完了吗?

三个人逐一说着。

在听着过程中,我觉得起哄的男生更可恶。

这时,体育委员来办公室问:老师,午自习下课了,带同学们去寝室午休吧!

我喊道:今天先不去寝室了,让女生先走,男生留下!

体育委员只好去了。

我对三人说:你们三个再想想,看有什么漏掉的没有,我去教室处理一下。

教室里,等了两分钟,男生都齐了。

我说:今天李同学饭后向大家请求讲成语大家举手,让她过关,这是多么诚恳的愿望。我听说有同学故意起哄,说不让人家过关的话,是谁?敢不敢站起来!

男生们都把目光投向王。

他慢慢地站了起来。

来,讲台前来!我命令道。

他慢慢来到站台。

我打了一下他的屁股,说:为什么要那样说?过不过关,是看男生女生多少吗?讲得好,自然就过关,讲得好,老师也不同意她过关。你这样说,对你有什么好处?

他低着头,不说话。

还有李也说了。有学生举报说。

我把李也叫到讲台前,拍了他屁股,批评他。

然后,我让他们回到座位上,讲苏东坡和佛印“心中有佛,眼中有佛”的故事。

我问学生: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面面相觑,似乎不太明白。

我解释道:

当你内心阳光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积极阳光的事物,但,当你内心阴暗时,你就会看到阴暗。别人请求过关,你就不能祝愿人家尽早过关,好听更多同学讲更多的成语!

大家似乎有所醒悟。

我留下王与李,勒令他们写份五百字的检讨,放别的同学回寝室了。

回到办公室,三个肇事者还在大眼瞪小眼,但感觉表情没有刚来时紧张了。

来,我你们今天打架的事记录在老师的“学生行为记录本”上。

我从书架上抽出一个工作记录本,上面用红色记号笔写着“学生违纪行为记录本”。

这是专门记录学生违纪行为的。

三人都记下了各自打架的事,还签了名。

你们说怎么处理?我问他们。

老师,这事都怨我,我不该在黑板上写那些话。李先说了。

我打断说:你想过关,请求大家,老师觉得没有错呀!

那,我不该拽陶的衣服,勒他的脖子。李又说。

嗯,这还算个问题,那怎么办?我反问。

给他道歉呗。李爽快地说。

好,那道歉吧。我说。

对不起,陶。李说。

看着陶的眼睛说。我提示道。

陶也抬起头,李与他对视了一眼,两都笑了。

我又让冯和陶各自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要求一定看着对方的眼睛,叫着对方的名字说道歉。

我说:今天你们三个人的打架行为,我已经记录在这个本子上了,先不通知你们的家长,看你们的表现,回去每人写一篇500字的说明书。

一听500字,三个人都尴尬地笑了,相互看看,眼神里透露的是:看,我们自作自受了!

我内心暗笑:不只是500字,还有特殊要求咧!

我给他们讲了规定的“两极三段式”错误说明书的要求,他们瞪着眼听着,一脸为难。

我不管他们,专门给他们找了张稿纸,让他们回教室写,并告诉他们:不符合要求,是要重新写的的。

过了几分钟,我到教室去看,李和王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写着材料。

李、冯、陶三个居然围坐在一起,个个满脸春风地似乎在商量什么。

怎么?不打不相识?又团结在一起了。我笑着问。

老师,我们在商量怎么写这个什么说明书呢。

我偷笑着。

冯提示我说:老师,李说原谅王和李了,不怪他们起哄了。

哦,那好吧。王、李,你们的检讨不必写了,感谢李的宽容吧。

我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也好让李在男生中找到自己的重要作用,以利于今后与同学相处。

午休后,上课前,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整个事情经过回顾了一下,又说了各自写说明书的惩罚。还要求李冯陶三人在未来一周里,负责监督教室里同学们打闹的现象,发现同学有矛盾、追逐打闹向老师报告。

三人欣然同意了。

班主任手记——

整个事件似乎只是一场闹剧。

毕竟学生还是孩子嘛。

回顾整个事件处理的过程,我觉得自己还算冷静做对了一下事情:

还好,我当时情绪冷静,没有因为涉及男女生,就区别对待,而是逐一说明情况,给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并让他们自己想处理办法,用写“错误说明书”的方式,引导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跳出自我、相互谅解的效果。

让他们共同完成难度略大的“两极三段式”说明书,也是想让他们在惩戒教育自我的同时,分散他们对彼此怨恨的注意力,引到写作说明书的教育手段本身,从三人围坐的现象看,效果让人意外。

对于起哄的男生们,单独留下来,也是为了集体教育,给予当众惩戒和教育,起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同时,还通过讲故事方式,让学生明白事理,得到启发。

让已开始写检讨的李、王二人,中止检讨,是为了展示李的宽容和友善,为今后她与同学的交往预留好的印象。

班主任在处理打架事件时,在梳理事件之后,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事件的对错上,而放在处理过程的公平表达机会上,放在学生自主尝试解决上,放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上,放在各自的心理成长上,放在班风的营造上,可能问题就看开了,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冷静的态度是个很重要的基础。

还好,今天很冷静!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