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幼儿“不良行为”密码(一)——寻求过度关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今天开始探索一下幼儿“不良行为”背后的Problem,即“不良行为”密码。

      按照发展心理学理论,幼儿期是指三岁至六、七岁的儿童时期,其主导活动主要是游戏。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幼儿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是良好人格特征,需要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所谓“不良行为”,是以“大人”的视角,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评判,那些不符合“大人”行为准则的,甚至仅仅是一些非典型行为都归于此类。譬如一个三岁的孩子,躲在浴室里,将卫生纸撕得满地碎片,其实他可能只是想做一些“快乐的小螃蟹”。

      我们需要用一点时间改变自己,将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就如同透过万花筒看世界,或许就能找到孩子们的行为所透露出来的——对自己和生活的潜在信念的密码信息。

      晚饭后,我和大宝在愉快地聊天,时不时地开怀大笑。不过经常是不能尽兴,“妈妈,我的迪迦奥特曼找不到了,快帮我!”二宝边说边拽着我的手就拉向别处。等帮他处理完这件事情,我和大宝刚接上话题,二宝又来了,“妈妈,你和我一起玩游戏,‘水果宝宝真调皮’!”“过一会儿,可以吗?我正在和姐宝说话呢!”“现在!现在!就要现在!”又开始拼命地拽走我,如此三番五次地打扰,聊天不得不戛然而止。我有点恼火,平常通情达理的二宝,现在竟然如此不讲道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吧!其实就算是最讨人喜欢的3~6岁的孩子,有时候的“不良行为”也会令人感到非常沮丧。

      在我看来,二宝不应该打扰我跟姐姐的聊天,他的干扰行为就是一种“不良行为”,让我感到非常恼火。我试图通过提醒他、哄劝他,让他去做他自己的事情。当然他可能会稍停片刻,但是很快又会换一种打扰我的方式。

      孩子相信只有在他被注意到或者妈妈为他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他才有归属感或重要性,这是行为背后的信息——寻求过度关注。

    我们理解了促成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错误目的的信念,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既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关注和归属感,又不向其无休止的烦扰让步。下面可以通过一些行为引导,和善而坚定地鼓励孩子正确对待关注。

      积极的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认可他的感受,引导他理解自己的感受,或许他就能放弃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给孩子一个安慰的拥抱,告诉他我爱你,随后我会和你一起玩游戏。一个“你有归属,并且在我的生活中很重要”的安慰的拥抱,是比唠叨和说教都有效的。

      适度关注与妥协。理解尊重孩子的需要,也说出自己的需要,并在之后达成一个妥协。可以尝试为过度关注设立一个界限,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关注,比如一段特别的时光,妈妈为他读一本书,在孩子同意之后,各自有一小段独处时光。

      通过合作让孩子参与来得到有用的关注。比如说,我可以把二宝抱过来,让他参与我们的聊天(当然这个有一点点难度)。当大人们需要孩子们帮助和合作时,通常孩子们会非常体贴,会产生一种关爱的感觉和情感连接。

      鼓励孩子形成愉悦自己和自我安慰的能力。即鼓励孩子学会玩耍,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故事音频,让他玩积木、做手工或者其他安静的游戏。会玩的能力是孩子们能够拥有一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