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不方便公布,股权激励该如何做才能让员工入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8

今天我们聊个话题,一家传统型服装企业,集女装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如何实现从雇佣制到合伙制的转型。这家企业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运营了15年。公司的创始人许总,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性,公司在2015年的时候,营业额有4.8亿,这个在外人看来已经做得很不错的企业,在许总的眼里却充满了忧虑。

首先,公司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公司买了地,建了厂房,组建了研发团队,但同时也增加了高额的运营成本,加上银行贷款费用年年攀升。

第二个压力是服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又加上电商的冲击,利润被摊得越来越薄。

第三,因为公司的人员越来越多,加上门店将近七十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家门店需要招聘,需要员工的管理,又需要督导,还需要进行候补的调配。公司规模比较大,未来有上市的计划,税务做得比较规范,所以公司利润一直比较低,利润在4%左右,并且还有不断流失的危险。

许总此刻在想,怎样才能让企业有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让员工能更好地工作呢?

我们和员工进行了多次访谈,并且了解到行业内的一些先进做法,同时和许总经过多次的碰撞,在2015年我们制定了一个方案模型。这个方案模型包括如下的闭环措施:

1、员工拿工资;

2、员工入股;

3、员工和企业合伙开店;

4、员工成为企业独立的经销商;

5、员工成为企业总部的合伙人。

我们将这样一个组合的方案模型对公司员工进行宣导之后,在2015年实行了股改。2017年马上结束了,我们看一下这家公司的变化,现在一年的营业额将近7 个亿,许总感觉到,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在提升,另外,许总的压力也在明显地减少。

经过和许总沟通,我们把方案要点和大家做个简要的剖析,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会分三个部分来讲一下里面的思路要点。

我们先讲第一个,“旱涝保收”的员工入股方案

我们第一种入股方案是相对趋于保守的,对于那些风险意识比较强,不愿意冒太大风险的员工,采取了如下的方式:

我们以一家店面为例,假如这家店面的销售额是1500万,利润大概是150万。我们和店面的优秀员工,以及副店长、店长在一起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认为,结合企业现状,每年保持10%的递增是有可能的,于是我们定了个目标计划,2016年销售额1650万,2017年销售额1815万,2018年销售额2000万,也就是每年保持10%的增长率。

第二步,我们让员工选择入股,这个股是“旱涝保收”的入股方式,即在企业工作3 年以上的员工有资格入股,员工可以入股3 万,副店长可以入股5 万,店长可以入股10万。

怎么分红?

1、我们约定,如果3 年,每年完成了最低任务量,即每年完成1500万,3年之后,员工尚在职的话,则按照每年10%的年化收益率,连本带息返还给员工。

2、如果员工有一年完成了约定的业绩指标,比如2016年完成了1650万,则员工可以获得入股本金的40%作为利息。因为相比那个10%,三年每年10%相当于30%,这个是40%。

3、如果有2 年完成了指标,则按照本金的60%作为利息还给员工。

4、如果3 年均完成了约定的指标,则按照入股本金的1 倍,作为回报返还给员工。

5、如果超额完成呢?比如3 年加起来完成6000万,那么员工就超额完成任务了,如果三年完成了6000万,则超额535万,相当于超完成了8.92%,那我们按照10%计算,也就意味着员工除了获得1 倍回报以外,还可以获得10%的超额回报。如果是店长的话,就可以获得11万元的回报,因为本金是5 万,利息是5 万,还有一个是超额的10%,10万的10%是 1万,一共11万。

方案特点:

1、员工没有风险,还能保收;

2、员工专注于公司的营业额,不必关注公司的利润。

关键点在于这样的入股方案,可以解决一部分员工的原始积累问题。不过我们发现只有少数员工选择了这种方案,这个名义是入股,其实是入股保证金,这个方案推行以后,员工能够在工资之外,获得一份额外收益。这个方案适用于那些不方便把店面利润进行公布的企业。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如何让员工真正拿钱入股。对于这个方案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在底部留言区进行留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