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常氏的来源

最好是南阳市桐柏县新集乡的

第1个回答  2009-08-24
常氏姓氏起源,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汉书·律历志》、唐《通志·氏族略》、《姓纂》、《姓氏大辞典》、《千家姓查源》、《万生统谱》等书记载:常氏姓氏来源有三:一是出自远古时期,黄帝的大臣常先,其后世子孙以他名字中的“常”字作为姓氏。二是卫国国君康叔封,将自己的支孙封于“常”,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常”作为姓氏。三是宋朝时期,为了避讳宋真宗赵恒的皇名,恒姓的人,改作“常”姓。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人来治理百姓。传说常先在黄帝时任大司空(主管工程的官)。还有一位女姓人物叫常仪,以观察月亮之晦、朔、弦、望著名。黄帝派羲和观察太阳,派常仪观察月亮,以了解天气变化。《帝王世纪》说常仪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史记·历书·索隐》按:〔《系本》及《汉书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所以有人认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由常仪占(观察)月附会而成。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而且仓颉、风后和常生都是黄帝的大臣,发明文字,功在千秋,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因此,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河南
据有关史籍记载,常姓的后代最先定居于中原地区,后陆续向四方迁徙。周代有贤士常枞,曾为老子师。(《说苑·敬慎》,见《说苑疏证》,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老子是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据此推论其师常枞必居河南。春秋战国时期,今山东、江苏常姓兴起,且已散居大江南北。

汉代,中原常氏有一支定居太原,直到宋代。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天灾,中原地区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不断向四方迁徙,有的向南方投奔孙吴,有的向西南进入四川投靠刘备所建蜀汉。魏晋时期,山东、河南、甘肃、四川等地也有常姓聚居,东晋时江原常氏有不少人南迁建康(今江苏南京)。河内郡有一支常姓在魏晋时逐渐显达,直到唐代。西晋末年,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向南方迁徙,形成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移民潮流。这些中原居民的大迁徙,由永嘉(307——313)初年一直持续到东晋末年,中原大族约有百家相率而奔,并有大批百姓跟随过江,先后达百万人之众,这其中就有常姓。北魏时的望族还有辽西常氏、高阳常氏。隋唐时期,居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的常姓日渐兴盛,到唐中期,居新丰(今临潼东北)一带的常姓有常兖在唐代宗永泰时任宰相。唐朝中原有两次迁民福建,促使常姓人南下入闽。北宋靖康年间,发生了金灭北宋,中原士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常姓也在其中。渡江后的中原常姓最初散居于江、浙、赣、鄂等地,后辗转徙居闽、粤,最后到达云、贵。明太祖洪武至明成祖永乐年间,为了均衡人口分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中原经济,遂决策从今山西迁民。历称“洪洞迁民”。被迁民出发前,皆汇集于广盛寺的大槐树周围,倾诉离情、祭奠故土。因此被迁民众后裔中曾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谣。常氏迁民始祖为当时山西布政司潞安州等籍人氏,明初奉诏于洪洞县广盛寺大槐树附近集合,分迁异地,后裔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陕北、安徽等地。《国姓氏寻根》(张连合主编,1998年出版)记载:相传,西平县出山镇常楼常氏,常庄常氏和五沟营镇常湾常氏本为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入西平。

常氏姓氏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八十七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分布很广,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较多,这五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63%。常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省区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隋朝鄯善右族有常氏;清道光时云南马龙州(今马龙)知州为常氏,系彝族;裕固族常曼氏,姓常;水、满、彝、回、蒙古、东乡、锡铂等民族也都有常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24
很怪的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