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不同侧面(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最早认识王安石应该说是在语文课本里,时间久了,现在也只能借助百度搜索回忆他的诗词。比如: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朗朗上口的诗句啊,朴实无华而又充满哲思。这就让我想起当时在语文课本里对他是认知:只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诗人啊!前一首《登飞来峰》直抒三十岁的他的政治抱负;后一首《梅花》是晚年的他政治失意却不失精气神。可他终究是失败的改革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改革把北宋推向了灭亡。(王安石的变法是1067年开始的,北宋是1127年灭亡的。)可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诗人,是怎么被冠以历史的骂名的呢?他有什么我不知的侧面呢?

故事从头说起,王安石二十一岁就进士及第了,本来他能考第一名,可因赋卷中用词犯了忌讳被改成第四的。宋朝的科举制可不像唐朝“吏部之选,十不及一”。就是说在唐朝就算是中了进士,只能说你有了做官的才学,而有没有做官的干练吏部还要从新考察,有些进士就是白了头也未能做官。王安石生在好时代,他年纪轻轻进士第四名,按照宋朝的制度他不久就可以进京做高官了。

可是他偏偏说不。从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四十六岁得势,在他最有活力的壮年时期里他屡次谢绝朝廷的认命,宁愿在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他是“无私者无畏”的庸官懒政吗?绝对不是,他做鄞县知县的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任期满后,县里人还为他立生祠,这说明可知他是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的好官啊。那他为什么“不思进取”呢?也许是因为但是朝中名臣重儒太多了: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德高望重,才识渊博。也许他只是在韬光养晦,坐以待时。可是他也不闲着,做三司判官时就向宋仁宗上述论政。那是一篇长达万言的政论文章,结构严谨文字老练,论及财政、管制、教育等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就这样,他越是谢绝朝廷认命的高官,他越是名满天下。朝廷请他出山,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机会会有的,在这个机会到来之前还是从另一面认识一下他。说王安石不修边幅可能是夸奖他,他衣服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苏洵说他是“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有一例,说某知府差人给他送一封信,那差人看了他的样子只当他是一老仆,叫他递入内宅。他却拿来信就拆开。那差人嚷到:“舍人的信,院子也差得吗?”左右告诉差人那就是舍人。难道说他是太过于聪明把思想全都倾注于内在思想而无暇顾及外表了吗。又有一例,他衣服肮脏从不换,他的朋友就趁他洗澡时拿一件新的长袍换了他的旧袍,可是他洗完澡换上新长袍好像一点也没发觉,就像是有件衣服穿就行了。他也不关心吃什么,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诉他妻子说王安石喜欢吃鹿肉,因为他吃饭时只是把一盘鹿肉吃完了,别的菜动也没动。他妻子问:“你们把鹿肉摆在什么地方了?”“离他最近的地方”“那下次把鹿肉摆在离他最远的地方看看会怎样。”果然,王安石只是吃离他最近的菜,被调换到远些位置的鹿肉好像丝毫也没引起他的注意。王安石的妻子为他买下一妾时,王安石听说她的丈夫是一个军校,因运米损失,家产入官还不够赔,才就把她卖掉。王安石就立即命人把她丈夫找来,让他们夫妇复合。可是要知道这本是当时为官着的平常之事啊。

王安石这样奇怪的人,在官场时常与人交恶,苏东坡的老爹苏洵就认为他矫揉造作不近人情,并且预言:此人一旦得势,足以奇英明之主,为国家之害。终究还是被他说中了。

后来确实有了个“英明之主”:宋神宗。他二十岁即帝位,自比汉武帝,极愿意锐意改革,富国强兵,开疆拓土。确实宋朝也是太积弱了。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为防止军阀割据,杯酒释兵权收回军权,这就养了大量禁军在京城附近。大量的禁军就需要大量的兵饷和军粮供养,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收入,需要壮大国有专营事业,可这有造成民间经济的贫穷和权贵经济的泛滥。对辽国和西夏打仗又打不过,只能以赐岁币的方式求和。岁赐是宋人的说法,而辽人说是纳贡。兵多而不能战,财用竭而不能支持,怎么办,搞改革啊。

王安石终于等到了他的机会,宋神宗做太子时的一个司文书事叫韩维,他对王安石极为钦佩,每当与太子谈论朝政,遇到太子赞同的观点,韩维就说:“此非臣之意见,乃王安石之意见耳。”于是王安石因势得宠。

1068年,四十六岁的王安石深知皇帝对他的态度,便奉诏入朝,奉准“越级进言”。这年是神宗即位的第二年。在改革之前,王安石与司马光还有一场辩论。司马光认为一国有其固定量的财富,王安石的政策只不过是从老百姓身上多征捐税补充国库而已。而王安石坚信他的政策是通过财富重新分配,达到充足国库而又不增加捐税。最终神宗皇帝还是信了王安石,任王安石为宰相,开始主持变法。不过司马光也不亏,他因为反对改革被赶到了洛阳,在那里一住十五年写了本《资治通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