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华《陶行知教育文集——第一流的教育家》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教师节这天,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文章《第一流的教育家》,陶先生说只有具备两种要素才能算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我身边都是普通的教师,有哪一个能称得上“第一流的教育家”呢?不知道为什么,我此时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学老师们。

我小学的老师们全都是民办教师,学历也不高,可是他们多才多艺,能身兼数职,语文数学音体美,哪一门课都能上得出彩。玉民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凤歧老师画画栩栩如生,廷义老师一边教我们唱歌,一边打拍子,我现在还能唱他教我们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课余时间,老师带着我们做游戏,翻跟头、竖蜻蜓、用秸秆编蝈蝈笼子、做风筝。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的风筝能飞到很高的空中。

有一次年冬天,校长带着我们全校师生越野。那时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很冷,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大队长扛着旗子,我们唱着歌、全程步行十多公里,绕过好几个村庄,从学校出发,又返回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兴致高昂,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想要停下来歇一歇。同学们在那场越野中,不仅磨练了意志,而且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同学们在路上你帮我我帮你,更加团结了。多年后,我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件事,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虽然我的小学老师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获得过很多含金量高的荣誉证书,甚至有的老师快到退休时才转为公办教师,可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艰苦和工资待遇低而抱怨,而是扎根乡村小学几十年,始终以一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让我们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得到了精神的充盈。这算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吧?我认为,他们称得上第一流的教育家。

如今,我们的教学环境改善了很多,即便是农村学校,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学校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但是,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却丢掉了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热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照着学校给我们划定好的标准去给学生上课,课前备课有教案书,课上教学有课件,课下批改作业有答案,老方法、老模式教学,懒于创新。眼中只有学生的作业和成绩,对学生的情感修养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还常常抱怨学生不好教、叛逆、自私素质低。

前几天我刚刚读过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写道,自己在八十年代就常常带着学生出去玩,和学生打成一片,被当时的领导狠狠批评,骂他太过胆大。可是现在,他不在那个学校了,以前的领导却请他回去作报告,讲素质教育。李镇西老师“给学生写信、建立家校联系本、对优生困难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成长为幸福完整的人,他的素质教育不但让学生在充满爱和温度的教室里幸福地成长为情感修养较高的人,也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他敢于探索教育的真理,把素质教育提前了二十年。素质教育和成绩并不冲突,只是我们教师没有用心做教育而已。

安徽的董艳老师虽然是一位乡村教师,但是她带着学生晨诵、午读、暮省,为乡村孩子打造出诗意的生活。优秀的她一次次拒绝了大城市大学校的邀请,坚定地扎根于农村大地,和她的孩子们乐享属于他们的“田园诗意教育”。青岛的李淑芳老师创建支教岛,引领教师共同成长。四川的凌正群老师建立了十多个“支教岛汉字素养班”,带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师们一起进步。

这些老师的做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李镇西、董艳、李淑芳、凌正群,还有和他们一样有着大爱精神、教育情怀的老师们,也堪称第一流的教育家。

所以,当我们去抱怨学生思想道德不够好、家长素质不够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作为教师都做了些什么。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的道德修养,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吗?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道德情操不够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即便我们因为自身能力、所处环境等因素而永远无法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但是至少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上不停地摸索,寻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幸福完整的人。
相似回答